中共商洛市委书记 魏增军 商洛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冠军
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近日就要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市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实施大秦岭旅游发展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题是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必须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不动摇,大思路谋划,大气魄发展,大举措推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努力勾绘一幅秦岭腹地最美的画卷。
一、大思路谋划旅游
大思路谋划旅游,就是要把商洛旅游置于全国、全省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准确把握商洛旅游面临的新形势和机遇,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必须”:
第一,必须客观估价发展现状。商洛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生态环境优美、高速路网密集、风景名胜众多、历史人文厚重,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抓,经过全市上下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三个迅速提升”的可喜局面:一是整体影响迅速提升。金丝峡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柞水溶洞、丹江漂流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丝峡、木王、牛背梁、天竺山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丹江公园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商南、柞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商洛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二是产业效益迅速提升。近年来,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以成倍的速度增长,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达到73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0倍和近20倍。三是对GDP的贡献率迅速提升。2009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2%,比2005年的1.2%增加了两个百分点,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符合商洛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率先突破发展已成为全市243万人民的共识,各级各方面重视旅游、发展旅游、支持旅游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商洛旅游还存在着景点分散,精品景区少,没有形成旅游环线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第二,必须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当前,商洛旅游正处于战略的机遇期和发展的黄金期,加快发展的基础日趋牢固、条件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随着三条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速涌现,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商洛旅游融入关中旅游圈和全国旅游大循环创造了条件;三是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开发建设秦岭国家山水度假旅游胜地的战略部署,而商洛就占到陕西境内秦岭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的五分之一,处于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心区域,必将在战略实施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四是商洛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历史重任,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还会继续加大“丹治”、“长治”投入力度,必将给我市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五是省旅游局与商洛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在规划、政策和资金方面向商洛倾斜,必将为商洛做大做强旅游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借力而为,全力推进商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必须准确把握发展方向。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准确定位是前提。商洛最大的优势是绿色和生态,也是未来国家中央公园建设主体,为此在确定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上,要以打造中国秦岭最佳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以融入关中旅游圈和全国旅游大循环为方向,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红色旅游、历史人文游、休闲观光游为补充,以精品景区建设为根本,以提升服务功能为关键,以旅游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为目的,着力构建商洛旅游大格局,努力推动全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把商洛建成西部生态旅游大市、陕西生态旅游强市、陕东南黄金旅游线核心城市、陕豫鄂毗邻区旅游集散门户城市、区域性特色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实现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亿元,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撑商洛率先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