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按照“围绕旅游兴产业,配套产业搞开发”的基本思路,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综合收入。一是做精做优商洛特产。以“名、优、特、稀、新”为标准,加快推进商洛核桃、板栗、柿子等绿色土特产系列产品开发,全面提升加工包装质量和档次,以质优、味美吸引游客消费;积极开发药浴、药膳、养生等旅游新产品,促进旅游保健消费。二是加快开发旅游纪念品。建立旅游纪念品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设计和制作一批体现地方特色、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旅游纪念品,打造商洛特色品牌,刺激和扩大旅游消费。三是加快开发特色饮食。结合乡村休闲项目,开发“古商国宴”、“秦国宴”、“楚国夜宴”、“四皓养生宴”、“秦岭山水宴”、“商洛农家菜”等一批商洛特色名宴名席,使游客在游玩中享受生态美食,实现饮食与旅游的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三、大举措推动旅游
大举措推动旅游,就是要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多方投入、企业主体、有序开发、错位发展”的思路,举各方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各方之智,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具体要强化“五项举措”:
第一,突出大投入培育。旅游要发展,资金投入是基础。只有大投入,才能实施大开发,才能推进旅游大发展。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要建立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拓宽旅游资金筹集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与中省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加快组建商洛旅游创业投资公司,构建旅游融资新平台,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游行业,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业发展,鼓励商洛籍在外企业老板回乡投资旅游开发。
第二,推进大招商合作。推进商洛旅游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开放之路、招商之路。要围绕重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精心策划一批好项目,每年组织开展几次大的项目推介、洽谈和签约活动,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依托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引领旅游发展。要主动加强与国际国内旅游组织及旅游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在旅游发展方面的理念和模式,促进商洛旅游品牌创建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促进同西安、安康、渭南、南阳、十堰、武汉等旅游线路的连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培育新兴市场,拓宽发展空间。
第三,实施大宣传营销。旅游经济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宣传促销十分重要。今年全市整合1亿资金整体营销商洛旅游品牌,要围绕打响“秦岭最美是商洛”这一主题品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商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地域文化为背景,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商洛的特色景区、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力争在扩大商洛旅游知名度和融入全国旅游大网络方面迈出新步伐。要加强与中省各大主流媒体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旅游宣传,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商洛。要充分发挥重大节庆活动的宣传轰动效应,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节庆活动,将概念营销与务实营销相结合,扩大影响、集聚人气。要积极组织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农家菜厨艺大赛、旅游纪念品大赛、旅游文学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活动,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商洛名旦名角名人,依靠名人效应扩大宣传效果。
第四,强化大行业管理。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是规范旅游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要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加快培育发展旅游集团公司,实行景区资源统一管理、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抓好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实现产业聚集、融合发展。要加强现有旅行社的建设与管理,尽快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省内外知名旅行社通过合资、品牌连锁等模式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努力培育有知名品牌的旅行社集团,使其充分发挥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枢纽和集聚作用。要加快地方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全市酒店、餐饮统一标准,实行旅游宾馆、商店推荐制,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要建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市县两级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旅游职业教育,强化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全市旅游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