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秦岭美丽乡村  »  风土民俗

镇安回族的风俗习惯

2010-03-12 09:29:01

  丧葬 镇安回族群众丧葬仪式都遵照伊斯兰教的规定,亡者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尸体不许在家停留超过三天。如有将要寿终正寝奄奄一息的人,全家肃静,亲人家属以适中的声音念“清真言”,即嘱愿将要去逝的亡者,不忘“真主”(安拉)和“穆圣”,也就是说,要心存其道。同时还请阿訇来念“讨白”即为将要去逝的亡者做忏悔。即乞求“真主”饶恕亡者生前的各种罪恶。如安然去逝,即称“归真”,首先要浪瞑其目,顺起手足,年老者理须设位,头北足南,仰卧以面少向于西,或枕东足西也可,枕头稍高,即面向虔加“圣地”之意。“亡人”、“无常”后,安排专人向亲友报丧,男人“无常”首先要先给舅家报丧,妇女要给娘家报丧。亲友得报即来吊唁,丧主按辈数大小排成一行迎接吊客。

  在未引殡礼之前,先给“亡人”沐浴,称“动埃西”,男性请娘舅家人冲洗,女性请娘家人冲洗,洗如活人相同,“先小净、后大净”,从上到下,从右到左,洗净周身,均宜遍洗,最后抹肚洗净为止,再用净布擦干。沐浴后,用三丈二尺白布称为“开番布”,分为“大卧单”、“小卧单”,襟衣裹尸,请阿訇主持“这那则礼”,即安葬仪式,然后,由阿訇祈祷,三日抬至墓地,不用棺椁土葬,掘土为坑,左右前后用木档土,置尸正中,尸体头北足南面西着土,覆以木盖,筑土为坎,葬毕,请阿訇逢三、五、七、三十、四十、百日冥祭祈祷,“游坟”念经。

  沐浴 镇安回族的沐浴是与“五功”之一的礼拜紧密相关的,在礼拜之前,必须沐浴。沐浴分为“大净”(乌斯里)和“小净”(阿布代斯),在无水的情况下可以土净。

  穆圣说:“每个成年穆斯林,每七天大净一次,是对真主应尽的责任”。

  大净、小净的这些规定,虽历经一千多年,而至今亿万穆斯林都一直遵守着。做大小净是必须先立意,即表明是为真主而做大小净的。大净的洗法,先按照规定做小净,然后,用水由上而下冲洗周身。沐浴无需很多设备,一个吊罐就够用了。小净的做法,先净下后洗手、口、鼻、脸、摩头至双耳,最后洗脚。且不说大净小净的宗教的含义,单从卫生角度来说,在一千多年前就这样提倡是难能可贵的。

  割礼 阿语称“海提乃”,镇安回民称“坐娃”,它是圣行之一。是家长对男童割除阴茎包皮的礼仪。因为伊斯兰教有关教法规定,男童在12岁前必须割除阴茎包皮,故而这不仅是一种习俗,而且也是一次比较严肃认真的宗教礼仪。过去手术由本方清真寺请专门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实行,现时都在举行礼仪之前,将小孩送到医院进行安全、快速的手术。儿童割礼手术后,家长还邀请宾朋来祝贺,气氛相当隆重,男女宾客要向该男童赠送礼物或红包,家长在家中宴请宾客,这说明对割礼手术的重视。

  祭典、节日 祭典:即做日子。亡人死后七、四十、百天、周年,亲戚送清油、白面,是日炸油香送清真寺及亲友,儿子请阿訇同至坟地念经纪念亡人。来宾座谈亡人生前事迹以示纪念。节日:尔德节(开斋节)。尔德节是在一个月封斋期满后的节日,盛况如同汉民过春节,也称回回过年。每逢节日打扫房屋院落,沐浴换衣,家家炸油香。成年人到清真寺参加节日礼拜,互致“色俩目”表示祝贺。会礼毕,晚辈请阿訇到祖辈坟前诵经。是日每户交纳天课,天课是按每家一年的收入自愿乐捐,此项收入例榜公布,其开支项目:奖励阿訇、沐浴费(柴禾钱)、救济正直失业回民及过路困难回民。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古尔邦为阿文的译文译音,意为“献牲”,又称“宰牲节”、“忠孝节”。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举行。此节在当地教门过的甚少。圣纪:圣纪是穆罕默德诞生日子,镇安回族一般在秋收后举行纪日。日期确定后,邀请各方坐寺阿訇、满拉及穆斯林亲友前来参加。节日前宰牛、羊、鸡备菜,制做糕点,节日黄昏,回民群众聚于清真寺。由阿訇领颂对穆罕默德的赞文,接着寺内设宴讲经,由阿訇讲解穆罕默德的历史、互祝“色俩目”。通宵达旦,第二天中午仪式结束。

  • 相关阅读
  • 洛南的丧葬风俗

      本网讯 (陈宏波)妻的奶奶一直生活在洛南。据岳父讲,他们的老家在丹凤棣花街李家庄,当年闯王李自成在此招兵买马时,生下了先祖。岳父的爷爷为避灾荒,用两个竹筐,一筐家当一筐孩子挑到了洛南,从此定居商洛市...

    时间:05-18
  • 风土民俗札记

      商洛地处南北交汇地带。基于人口源流的不同,人们的个性及文化生活,既兼北方之粗犷,又融南方之灵秀,形成商洛人性格的特殊性和风土民俗的多样性。群众中流传有“八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商洛风土...

    时间:03-11
  • 丹凤正月节日风俗琐记

      农历正月是全年节日最多的一个月,正如民谣所言:“正月里来是新年,大节小节一串串”。丹凤正月的节日风俗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奇特多样,颇具地方特色,包括生产、生活、家庭、娱乐等诸方面的民俗。这...

    时间:03-11
  • 商洛民俗尚清高朴实

      明《商略》曰:“汉高发巴蜀之民定三秦,迁巴蜀渠率七姓居商洛,由是风俗不改,习尚清 高,有四皓遗风,”人性质实,土风简朴。故斯地居民,南北杂处。一般说来,丹江盆地以 北多“本地人”...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