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烟草系统抗旱攻坚纪实
5月6日,洛南烟草分公司组织运水车辆为偏远村组烟田供水。图为古城镇寨子村烟农杜波波将送到田边的水注进配备的水罐内。
5月3日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召开全市抗旱移栽推进会。
文/本报记者 方 方 图/通讯员 庞宏伟
“张大叔,您家蓄水池水位不足,我已联系了洒水车明天给您送水。”5月1日凌晨1点,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干部赵昕接到烟农求助电话后立即行动。作为负责两个村600亩烟田的中层干部,赵昕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日均通话记录超过30条,在这场与旱情的赛跑中,她和同事们正争分夺秒地守护着烟农的希望。
今年入春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干旱。气象数据显示,自3月中旬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7.7毫米,较历史同期锐减八成,持续大风更使镇安、洛南等烟区干旱达重度标准。市政府4月18日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并于27日提升至Ⅲ级。面对旱情,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快速应对,党组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精准研判旱情形势,提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凝聚全体干部职工力量,全力打响烟叶抗旱移栽攻坚战。
“我种烟二十多年,头回遇到这么严重的旱情,连水窖都快见底了。”5月初,在洛南县四皓街道柴峪村,老烟农杨军锋望着干裂的田地眉头紧锁地说。正在他焦急万分之际,烟站传来好消息:新的水渠已全部投入使用!这一消息无疑是给像杨军锋一样的烟农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为了全面启动移栽工作,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连续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烟叶抗旱移栽工作中,我们要将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于整个移栽及后续管理的全过程,以每一株烟苗的成活确保每一块、每一片的成活,以每一块、
每一片的成活确保全面积成活。”全市烟叶抗旱移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云龙表情严肃、掷地有声地说。与此同时,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锣密鼓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投入50余万元运水用水补贴,为烟农减轻了经济负担;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各烟区、各基层烟站也第一时间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争取到380万元抗旱资金,购置了水罐、水泵等抗旱设施380余台(套);此外还协调水利部门,开启洛惠渠水源供应“绿色通道”,设立10个取水点,供水5.4万吨,为烟叶移栽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
“人工增雨也是抗旱工作的重要手段。”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人员说。他们积极协调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站,组织27个防雹炮点实施人工增雨19场次。为了解决烟农抗旱劳力不足的问题,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协调1.8万人次劳力,加入了抗旱保苗的队伍中。市县烟草部门还推进网格化管理,推广“大户带小户共享发展”“小户联小户互助协作”专业抗旱服务模式,成立9支抗旱先锋队,组织开展“情系烟农映初心·抗旱保苗助移栽”等活动。
“中层干部就是‘润滑剂’,既要落实上级部署,又要解决烟农具体困难。”镇安县大坪镇的烟田里,县烟草局安保股股长熊卫东正带领着烟站人员忙碌地搬运着刚到货的水罐、水管。烈日炎炎下,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为了保障抗旱物资及时到位,熊卫东和同事一起协调公务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烟苗、抽水机、水管、保水剂等抗旱物资按时顺利送达各村。他们明白,每一件物资都是烟农的救命稻草,容不得半点延误。
在米粮镇光明村,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包片班子成员马建国蹲在刚移栽的烟苗旁,用手机视频连线县水利部门协调抽水设备。他介绍道:“我们实行班子成员包镇、中层干部包村、党员包户责任制,每人联系两三个重点村,每天步行不少于5公里巡查旱情。”
为了精准施策,备水备栽,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精细摸排,及时梳理盘点“行业、政府、烟农”现有抗旱设施和物资,对全市542座水池水窖、3247个水罐水桶、588台水泵、13万米水管等设施设备分类建立台账,分区统筹调度,做到按照水源类型定田块、定农户、定水量、定劳力。同时,精准施策,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方案”,有序组织烟农拉水备水,确保户户有水、块块能浇、株株成活。组织运水车38台、烟农自有车辆2000余台运水4.1万余吨,实现所有水窖、水池、水坑个个水足水满。
“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破解技术瓶颈,不能只在文件上抗旱。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烟农解决实际问题。”在旱情最严重的镇安县庙沟镇,镇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石磊正带领着技术团队在烟田里忙碌着,他一边弯腰察看烟苗的移栽情况,一边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只见他拿起一株烟苗,仔细地观察着根系情况,然后开始测试新采用的“注水润穴+井窖制作+‘三带’规范移栽技术”效果。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块烟田的土壤湿度、移栽进度和农户诉求,每一个数据、每一条记录,都凝聚着他对烟农的关心和负责。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合我市烟区旱情实际,提早研究制定了抗旱移栽技术方案,明确“覆膜保墒、合理密植、注水制窖、井窖移栽、一水四剂、三带四不栽、浇足定根水”等关键技术标准,落实“增加苗床剪叶1—2次”“先浇水接墒、再制窖移栽”等抗旱技术措施,及时调整制窖发苗移栽顺序,切实提高烟叶移栽成活率。
5月19日上午,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总支党员黄金辉正在洛南县永丰镇刘村烤烟地里,查看发放的水罐、水管安装情况。他负责全县7万亩烟田,每天来回跑,和他一起坚守一线的还有22名党员。黄金辉坚定地说:“党员的作用就是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洛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宣传。抗旱移栽工作领导小组120余名技术人员和9名股室负责人全员,与烟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在田间指导移栽,晚上入户制定个性化抗旱方案。
为了让烟农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不失时机地面向烟农开展线上直播2场次,在线人数2.8万人次;累计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120余场次,受益烟农7200户;209名烟叶技术员下沉一线持续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截至5月19日,全市已完成烟叶移栽8.5万亩。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把抗旱移栽作为中心工作,确保不遗漏任何一户烟农、不落下任何一块烟田,及时掌握抗旱移栽工作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坚决打赢烟叶抗旱移栽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