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重回夏季奥运会赛场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就有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优势来自何方?跳水队、乒乓球队、举重队既有拼搏的传统,同样非常重视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理念的创新,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项目的长期优势。
国运兴,体育兴,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为中国体育装上了强劲的加速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竞技体育有了更雄厚的底气,这成为中国体育大获成功的另一个原因。
伦敦奥运会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英国利兹建立了征战奥运历史上第一个海外训练营,让运动员免受奔波和调整时差之苦,同时,运动员在海外接受高水平的训练更已成为家常便饭。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多次表示,增加参赛机会,是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人们看到,此前很少走出国门的田径选手,已经成为国际田径赛事的常客。
越来越多的外籍教练来到中国。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人们为女曲教练是来自韩国的金昶伯新奇不已,现在,对金发碧眼的教练和中国运动员一起纵情欢呼已经见怪不怪。外籍教练带来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让中国选手的成绩大幅提升。澳大利亚知名教练丹尼斯·科特雷尔,帮助孙杨成为男子400米自由泳的王者和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展现大国风范
在伦敦,中国选手遭遇过不公对待,有过委屈和泪水,他们依然选择坚强面对、坦然承受。中国体育不仅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更塑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国气质和中国风度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不仅发挥了极高的竞技水平,也展现了不惧压力、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和宠辱不惊、自信从容的大国风范。
年仅16岁的小将叶诗文以初生牛犊的锐气,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然而,她的优异成绩却引发了西方媒体的强烈嫉妒,无端的质疑和猜忌汹涌而来。但叶诗文没有惧怕,没有退缩,以实际行动做出有力回击: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再度以超人的实力夺得金牌。她铿锵有力地说:“我就是要证明自己。”面对外国媒体的无理质询,叶诗文镇定自若,不急不躁。她说:“每个人都可能是天才。老天总会给你一些,也会夺走一些,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尽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小小叶诗文,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吊环王陈一冰,动作一气呵成,比赛发挥完美,却出人意料地以0.1分输给了落地不稳的巴西选手,与金牌擦肩而过。观众为陈一冰鸣不平,但他却把遗憾和疼痛深深藏在心中。赛后,他大度地赞扬对手的表现,微笑着展示银牌。那一刻,无数人被感动,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在我心中,陈一冰就是冠军。在人生的旅途上,他又获得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国姑娘郭爽与宫金杰在短短几分钟内经历了巨大心理反差。本已斩获的金牌被裁判改判给德国队,而且是毫不令人信服的改判。就在人们担忧中国姑娘能否出现在领奖台时,一身红装的郭爽和宫金杰大大方方地和对手站在一起。当德国国歌奏响时,郭爽忍不住流下热泪。然而结果已成定局,中国选手坦荡的风度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颁奖台上的6名选手合影时,中国姑娘还微笑着用英语向刚从她们手里“抢”走金牌的对手送上了祝贺。
思考发展模式
中国体育界有一句老话:“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在新的发展时期,这句话依然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奥运会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佳绩,也清晰地观照出中国体育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有5支球类集体项目队伍参赛,总体数目不多,表现不佳。男篮一场未胜,和世界水平的差距在拉大。女排负于日本队,未能进入四强。女子曲棍球和女子水球原本就少人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依然不足。只有女篮取得了第六名,按实力,算是说得过去的名次,但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是让人担心。看看近邻韩国、日本,男足和女排双双打进四强,对比之下,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