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巩琳璐
思源实验学校学生正在就餐
丹凤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在吃午点
2月21日中午,记者走进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食堂,只见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后厨内,厨师身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卫生帽和口罩,正紧张有序地为学生炒制营养又可口的午餐。
土豆红烧肉、蒜蓉西葫芦……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学校食堂当天的午餐得到学生的好评。“我们食堂饭菜不仅味道好,量也很足,每天荤素搭配,我可喜欢吃了。”八年级八班的王晨露对学校食堂的饭菜很是满意。
校园食堂的“小饭碗”里承担着民生大责任。如何保障学生在校吃得安心、舒心?让家长和公众放心?近年来,丹凤县以“小切口”改革为抓手,全方位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推动“校园餐”管理朝着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迈进,让“校园餐”成为学校的良心餐、学生的营养餐。2017年以来,丹凤县先后六次荣获“全国阳光校餐示范县”称号。
聚焦源头把控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当天中午,思源实验学校食堂里热气腾腾,学生按年级按批次在老师的引导下,错时有序进入餐厅在固定窗口排队取餐、在固定餐位用餐,荤素健康搭配、色香味俱佳,学生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与同伴们分享着美食的感受,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食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大于天”。“家长们最关注的是食材采购和加工配送是否安全,这也是‘校园餐’的风险点。”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李涛介绍,学校严格落实“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机制,在食材采购方面,学校食堂有着严格的标准,采取全县统一集中配送的方式,蔬菜要求新鲜、无黄叶、无烂叶、无病虫害,肉类必须确保是在规定保鲜期内,所有食材都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易过敏食材,要确保来源明确,包装有清晰的过敏原标识。食材来源上,要求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定期实地考察和评估,建立完善的食材采购追溯体系。同时,统一台账管理,食材入库、出库、加工等各个环节有据可查,做到全程监管、可控,并定期公布食材采购、资金使用、食品质量等信息,保障透明度、知情权。
为了让学生吃得放心,思源实验学校还定期举办食堂开放日活动,定期不定期邀请家长陪餐、参观学校食堂等,邀请学生代表参观食堂的后厨、食材仓库、餐具消毒间等区域,让学生及家长了解食堂的运营管理流程、食材采购渠道和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增强学生及家长对食堂的信任。
精心搭配营养 满足成长需求
思源实验学校共有师生3000多人,为了让学生吃上营养的饭菜,学校在食堂管理、菜式搭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科学合理安排学生饮食,严格落实饭菜荤素搭配“2+X”,确保午餐至少有两道菜加一个主食,满足学生成长营养需求,让学生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学校使用全县统一定制的学生餐食谱,同时也制定自己的操作标准菜谱,每周四下午召开下周菜谱研讨会,从荤素搭配、色彩搭配、营养互补3个方面研究制定菜谱,结合本地特色提供当地风味的菜品,定期更新菜品,满足学生的口味偏好。”李涛介绍。
在丹凤县第一幼儿园,小朋友的校园餐同样令人欣喜。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成长所需的营养均衡,为小朋友准备的营养餐种类也是荤素搭配,丰富多样。
“吃东西时要安安静静坐下来,细嚼慢咽好消化。”2月20日下午,丹凤县第一幼儿园中传来老师耐心温和的声音,小朋友在班级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开始品尝美味的午点。
当日的午点是清蒸贝贝南瓜和热牛奶,孩子每天的餐点由幼儿园特定。
“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的身体发育需求旺盛,我们会努力在食品的制作上精细化、多样化、营养化。”丹凤县第一幼儿园园长杨莉说,“餐点味道以清淡为主,粗细粮搭配,有些孩子鸡蛋吃多了厌烦,我们就做成蛋挞等小甜品,改善口味,确保孩子营养多样化。”
“学校饭菜营养搭配均衡,新鲜度、味道、分量都让家长很放心,老师们做事井井有条,用心用爱让孩子们吃好每顿饭。
我们孩子爱吃学校的饭,而且上了幼儿园后,也养成了自主进食的习惯。学校很尊重家长的意见,每个月都会让家长给食堂建议一个菜谱。”幼儿园小朋友汪梓春的妈妈对学校的饭菜赞不绝口。
杨莉介绍,幼儿园每一餐都秉持“全面、均衡、营养”的原则,根据季节挑选时令瓜果蔬菜、肉蛋奶、谷物等,进行科学配比,并制定每周营养食谱,每周更新,天天不重样。
推行科学管理 提升用餐体验
中学和小学不同的是,为了让幼儿阶段的孩子喜欢上吃饭,“色香味”中的“色”在孩子们的小饭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保证营养、易于消化的前提下,我们特别注重食品花样创新、荤素搭配、色香味形俱全,学校实行每周行政人员轮流陪餐制度,陪餐老师深入幼儿班级,及时了解幼儿进食情况,对于幼儿不喜欢吃,但又是营养必需的食品,以课题研究形式,改变做法,或者改变呈现样态,帮助幼儿吃好。”杨莉说,为了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内每天的用餐情况,学校在幼儿园大门显著位置设置了“两餐一点”食品展示柜。
在丹凤县第一幼儿园餐厅后厨,五颜六色的色彩标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后厨内工具、设备乃至地面区域都有色彩标识以示分区。
“我们幼儿园食堂采用色标管理办法,以颜色定标准,对于食品的生熟、刀具、加工区域等分别采用红、绿、蓝、黄等颜色进行标注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有效避免食品交叉污染的发生。”杨莉解释,该幼儿园为了全面促进孩子健康饮食,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食堂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每月都会让学生家长建议一份菜谱,并且合理采纳,同时,还坚持每周开展家长进食堂陪餐活动,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感受、直接参与等方式了解膳食营养搭配理念,强化健康饮食观念和行为。
“丹凤县在‘校园餐’管理过程中,创新了很多方式方法,如实行‘八统一’管理,聘请‘食安副校长’,举办‘食安大讲堂’,邀请家长‘进食堂’等等,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对全县范围内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监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校园餐,让学生‘吃饱’更‘吃好’。”丹凤县教体局后勤中心主任刘安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