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 妍)近年来,丹凤县竹林关镇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扎实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重点聚焦部分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条件差、服务功能弱等问题,创新实施“最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3种模式,推动村级组织场所全域提升,让其成为群众想要来、愿意来、经常来的村级“会客厅”,实现“小阵地”服务“大民生”,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竹林关镇对18个村(社区)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覆盖梳理排查,分类制定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改造年度实施计划,分级分步对拟提升改造的年度重点打造的8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分年度制定提升实施方案;采取财政划拨一点、项目统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镇村自筹一点、党费支持一点的“五个一”方式,整合各类资金273.5万余元,保障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组建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党建办干部、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采取“周汇报、月调度”机制,对新(改)建党群服务中心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等进行全流程监管,特别是对设计方案实行提级把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审定,确保设计亲民、便民、利民。
结合村级阵地挂牌清理,竹林关镇下发《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指导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外挂牌子按“3+2+2”规范要求执行,其他机构只设门牌;深化拓展党群服务中心便民亲民服务功能,室内按照“4+1+X”设置,“4”即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驻村工作队办公室、人才工作室,“1”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X”即各村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图书室等其他功能部室,做到集约从简、美观实用、一室多用;结合实际设置爱心驿站,配备便民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可在大厅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各项惠农政策、公示代办服务项目及流程、展示各类先进典型等;做实常态化为民代办服务工作,推行“马上办”“帮代办”等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着力打造集多功能合一集成高效高质量的村级活动阵地,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聚集党心民心的“温暖家园”。截至目前,竹林关镇已高质量完成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2个,提升改造阵地3个,正在实施改造提升阵地3个,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率100%。
竹林关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政策解读、便民服务流程、农业技术等宣讲培训140余场次,培训500余人次。探索预约服务、网格服务、上门服务等8小时外服务制度,以“办事简便、一次就好”为出发点,编制村级便民服务代办清单,列出村级代(直)办事项42项;组建“村小二”志愿服务队伍18支180余人,实现一个电话“上门办、代帮办”,有效“代办代跑”各类便民服务事项200余件(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搭建老年人互助幸福院,开展爱老敬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解决“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受益党员群众100余人次,不断夯实抓党建促乡村基层治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