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丹凤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激活新动能

2025-04-14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杨 俊)今年以来,丹凤县按照“一县区一特色”、重点领域及“小切口”改革要求,靶向发力,在项目全流程管理、园区提标扩容、经营主体培育、市场营销以及生态价值转换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等改革,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丹凤县围绕项目全流程,积极推行产业项目谋划“八大专班+专家顾问”模式,大力谋划产业类项目184个,为重点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积极推行“集中审、帮代办”“容缺受理”“送证上门”等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包抓、专班推进、定期调度、现场督导、问题直通”等机制,推行集成化并联审批,85个重点项目465项手续全部办结,44个项目容缺受理事项73件,“一网通办”接入事项1443件,重点项目平均申请材料减少35%、动工周期缩减26%。深度融入“秦创原”平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2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家,科技成果转化16项,成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
  在园区提标扩容方面,丹凤县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健康医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四大园区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14.6万平方米,引进仓储、物流、包装等配套企业4家,新增入园企业6家,清理低效企业5家。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制定出台国有企业管理规定3项,有效规范国企人事、财务、资产管理。坚持“链长+链主”带动机制,用好县级领导包抓在库“五上”企业制度,建立民营企业月度恳谈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跟踪指导企业做好经营管理、科研创新、市场开拓等工作。
  丹凤县大力推进“党建+产业”组织振兴模式,积极推动十大产业链建设产业联合党委,推动经营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全县共建成产业联合党委13个、产业链党支部30个,链接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农户665家。在市场营销上,坚持首发理念指导,在浙江温岭、西安高陵等地开设农特产品销售首店,探索形成“丹凤供货—温岭本土企业代销”农产品销售模式,全国中药代煎“社区店”多点开花,“水泊梁山”康养小院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整合全县180多个“菌药果畜酒”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集线上线下集采直采为一体,提供大平台营销、一件代发、全流程服务的电商运营新路径;积极邀请董宇辉等网络红人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步完善,丹凤葡萄酒全网火爆出圈,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总额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3.3%。
  在生态价值转换上,丹凤县抢抓商洛市被列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机遇,培育特色农业、康养旅游、绿色能源“三大产业”,创新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生态资源交易、VEP核算应用“三大亮点”,落实高位推进、智力支撑、财政保障“三项举措”,着力构建“四个三”工作体系,打造“丹水凤山新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涵盖农产品、茶叶、葡萄酒等五大类31项生态产品,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大力推进林业碳汇交易,与广州国碳公司合作,16.35万亩油松林VCS国际碳汇已完成挂网公示,与南京市达成“零碳会议室”碳中和碳票交易意向,建设VEP试点样板12个,峦庄天麻产业园、鱼岭水寨田园综合体入选全市VEP试点名单,绿水青山好颜值正在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