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药粮套种 致富良方

2025-05-2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谢晓欣

  5月16日,走进洛南县古城镇姜村的千亩药粮套种基地,丹参嫩苗在黑色地膜间探出紫红茎叶。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群众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乡村振兴的致富梦。

  “早上送孙子上学后就来上工,除草施肥这些活计不算累,一天能挣80块钱,月底现钱装进口袋最踏实。”正在丹参地里劳作的村民赵新娥笑得合不拢嘴。依托秦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搭建的“土地入股+务工就业”平台,像赵新娥这样既能顾家又能挣钱的村民不在少数。

  近年来,古城镇严守耕地红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探索药粮套种模式,实现一地双收,让药材变“药财”,为村民开出一张致富良方。据了解,创新实施的药粮套种模式,让每亩土地焕发双重效益——丹参、桔梗等道地中药材与大豆等粮食作物科学套种,不仅在垄间奏响一地双收的丰收曲,还在土里写下了生态经济的双赢账。

  “药粮套种模式改善了土壤肥力,让板结地块重获生机,绿色防控技术和套种减少了单一作物连作引发的病虫害风险,使农药使用频率和用量大幅降低,这些改变从源头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丹参种植户张小龙介绍,“今年因雨水少,预计丹参亩产在1500公斤左右,我们共种了400多亩丹参,用工高峰期每日结算工资超万元,村民月均增收2500多元。同时,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合作社目前与当地药企签订长期合同,产品不愁销路。”

  “从整地覆膜到田间管理,每个环节都有专家手把手教,咱们这庄稼人也成了‘土专家’。”正在除草的村民何康兰自豪地说,在县技术团队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指导下,昔日的“望天田”变成“科技田”。

  药粮套种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有效地破解了粮食与药材“争地”的难题,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发展了特色产业,实现了耕一块地赚两份钱,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变现、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 相关阅读
  • 第九届丝博会洛南县·商洛经开区2025年招商推介暨投资合作洽谈会举行

      本报讯 (记者 肖 云)5月20日,第九届丝博会洛南县·商洛经开区2025年招商推介暨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商洛经开区举行,洛南县和商洛经开区相关领导干部,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家重点投资意向企业、签约企业、高校和商协会负责人...

    时间:05-22
  • 洛南公安“小案快破”服务民生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园涛)近日,洛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接连帮助群众找回遗失手机、平板电脑,以实际行动用“小案快破”服务民生,赢得群众赞扬。   4月29日下午,城关派出所接到陈同学求助,称其在柏槐路口附近不慎将自己的...

    时间:05-22
  • 洛南用心用情解“薪”愁

    农民工排队领取拖欠已久的工钱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 李 峰)“多亏你们为我要回了拖欠的工钱,我代表全家人感谢你们。”5月7日,曾在洛南县某工地务工的王彦林握着办案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当日,在洛南县劳动人...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