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南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3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商南县榜上有名,这是其继荣获“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后的又一“国字号”荣誉。
近年来,商南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改革为驱动,质量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聚焦“城乡一体、校际均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全县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商南县创新管理干部任用与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实行校长三年任期制与中层管理干部任用制度,将教育质量作为考核核心指标,考核结果直接关联干部的提拔、调整与淘汰,有效解决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流动随意等问题,形成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
集团化办学方面,义务段学校划分成7个学区,推行“大学区”管理,实现课程实施、校本研训等“六个统一”,达成管理理念、优质师资等“四个共享”,“名校+”模式覆盖全县,有力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结合县城发展规划,商南县新建、扩建9所城区学校与4所“教育补短板”项目学校,形成合理城区办学布局。同时,在乡镇新建、扩建教学楼等5.2万平方米,改造60个旱厕。2024年,利用379万元苏陕协作项目基金,为54所农村中小学安装387台空调,大幅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
五育并举,探索育人路径
商南县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双减”政策,加强校际交流,探索全面育人路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严格落实相关教学内容与课时,强化师资培训,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管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全县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均建成心理辅导室,6所学校获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完善校长任期考评机制,将德育、综合实践、科创大赛等学生获奖情况纳入评价,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坚持活动育人,定期开展体音美抽测、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创建12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省级“体育艺术2+1先进学校”、23所省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落实“双减”政策时,商南县出台配套文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各中小学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范开展课后服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借助帮扶平台,围绕“三新”加强校际交流,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多所学校与西安优质校结对。
深化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商南县深化教学、督评、考核改革,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修订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明确学校领导教学相关任务,加强一线调研,抓实教学管理。推进“课堂革命”,提升课堂效率。构建三级教研网络,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深化教研引领教学改革。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校、教研员联片调研制度,建立督导评估体系与教学常规管理机制。
坚持正向激励,修订教学质量奖励办法,以教学常规与质量评价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出台人事管理办法,加强中层干部考核,扭转不作为现象。制定竞聘考核办法,促进城乡师资均衡流动。
商南县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实践,通过系列有力举措,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