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山阳县

三尺讲台上的坚守

2022-06-24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张 英

  在山区从教29年,刘德华数不清自己教过多少学生,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改变了命运。

  今年53岁的刘德华自1993年大学毕业后,就扎根一线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刘德华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时,也诠释了唯有爱才能从事教育,唯有勤才育得桃李。

  刘德华出生在山阳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告诉他:“农村的孩子需要老师,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影响了刘德华,他决定填报师范专业。大学时期,刘德华见识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也让他看到了家乡和城市的巨大落差,更让他坚定了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信念。1993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的刘德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进入山阳县袁家沟九年制学校成了一名乡村老师。

  2006年,刘德华被调到山阳县职教中心任教,执教的过程中,他始终把关爱带给每一个学生。

  2009届学生何林园家境贫寒,靠着22岁的哥哥在外打工支撑整个家庭。刘德华得知情况后,把何林园定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在思想和生活上帮助他。何林园穿的衣服是刘德华给的,用的饭碗是他买的,骑的车子也是他给的。在刘德华的帮助下,何林园英语成绩一路飙升,顺利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届学生王博父母离异,父亲下岗后,家中生活更加困难,王博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刘德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来到王博家里,和他促膝长谈:“你是我的学生,也像我的孩子一样,你只管好好学习,别的我来想办法。人生的路很长,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是山里娃,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自己的前途。”这一番话语深深触动了王博,他当即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刘德华多方奔走,为王博申请到了助学金,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王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陕西科技大学。王博报到时,刘德华把自己的3000元奖金全部给了他。后来,王博给刘德华的信中写道:“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想喊您一声父亲。”王博、何林园是刘德华关爱学生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刘德华多次被评为师德模范、帮扶贫困生先进个人。

  大家都说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繁忙、最出力不讨好的角色,刘德华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有贴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因此,他当了20多年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刘德华始终坚持民主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当家、自我教育,这一做法收效很好。而学生是否接纳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班主任是否公平,在这方面,刘德华深有体会。为了做到公平,刘德华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状况,然后与班委讨论,划定帮扶的同学,在国家对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补助、学业辅导等方面都给予照顾。扶贫帮困是每个学生共有的道德品质,这样一来,全班同学都能在和谐、团结、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中学习、生活。刘德华用他的睿智与善良,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师德教育先进个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刘德华深以为然。在工作中,他坚持不懈地进行业务自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任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的他总是把最新教学动态分享给每一位组员。他订阅教学研究资料7种,教学心得写了18万字以上。他积极参加高考复课会、省教科所组织的教学研讨,多次讲公开课、示范课……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刘德华所撰写的论文《任务性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发表在《陕西教育》上并荣获二等奖,他为职业高中撰写的高考复习教材由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已投入使用。刘德华连续11年被山阳县评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先进个人,现在,他已经成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一面旗帜。

  • 相关阅读
  • 山阳开展专项整治46人补缴水费3.7万元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小华 詹小庆)近期,山阳县纪委监委紧盯治理重点和时限要求,推动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在持续监督的推动下,目前,县供水公司已向46人补收水费3.7万元。  借鉴粮食购销...

    时间:06-24
  • 磨菜刀

      金功文在山阳县城一小区门口磨菜刀的老人  “磨剪子来戗菜刀!”小区门口来了一位磨刀老头儿,行当简单: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个红布袋,一只塑料桶,一圆一瘪两个塑料壶,一粗一细两个磨刀石,另带砂...

    时间:06-23
  • 山阳开展家风家教宣传月活动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6月17日,记者从山阳县妇联了解到,在今年的全省家风家教宣传月期间,山阳县妇联发挥“联”字优势,以“家风润丰阳·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

    时间:06-23
  • 山阳救助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

      本报讯 (记者 肖 云 通讯员 张 健)近日,山阳县林业局接到南宽坪镇农综站站长电话,称其在银厂村下乡途中,发现一只不能飞翔的“大鹰”跌落在路旁的沟河边,他和两名路过的群众已将这只“大鹰&rd...

    时间:06-22
  • 默默躬耕三十载 档案战线“老黄牛”

      本报通讯员 陈 锋 涂正英  他30年如一日,专注于档案工作,默默地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档案工作第一线,成为省、市档案系统一头成绩斐然的“老黄牛”,他就是山阳县档案馆党支部书记兼副局(馆)长...

    时间:06-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