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小小制衣厂 就业大舞台

小小制衣厂 就业大舞台

2021-07-1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王月 郭莉平

  盛夏时节的商州区杨峪河镇楚山社区,一排排楼房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之中。午后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褪去了光热,小区搬迁群众三三两两围在一起拉着家常。

  一墙之隔的陕西天姿衣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的缝纫车间,李金茹正神情专注地坐在缝纫机前,双手来回穿梭,忙碌不停。“我是杨峪河镇银明村人,后来通过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了这里,并在社区制衣厂上班,不仅过上了‘楼上居住、楼下务工’的生活,还能接送孩子上学。”现在的新生活让李金茹笑逐颜开。

  徐毅是社区制衣厂的后勤保障人员,也是一位“宝妈”。早上,她安顿好年幼的孩子后,便匆匆下楼上班,主要负责包装、收货、发货等工作,每天忙碌而充实。“每天上班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中午在灶上吃饭。服装制作是按件计费,干得越多,工资就越高,加班的话一个月就能拿到3500元左右。”徐毅举手投足间充满了自信与活力。

  室外热浪滚滚,室内却是一片清爽。工人们井然有序地操作着机器,对手中的布料进行拷边、熨烫、裁剪。公司负责人李建利来回巡视,不时停下来检修机器、与工人们交流沟通。

  李建利是杨峪河镇人,如今在西安经营着两家工厂。一次回家探亲时,他看到家乡闲置劳动力较多,为了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他便带着启动资金回乡建厂。

  今年3月份,李建利在楚山社区的支持下,在小区地下室规划出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厂,并成立了陕西天姿衣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服饰制作、服装加工销售等业务,以订单式加工和线上销售为主,共投资100多万元,现有员工70人。

  从偏远山区到舒适小区,从泥瓦房到高楼房,从地里刨食的传统农民到社区工厂上班的新居民。如今,许多群众在社区工厂实现了“一人就业,一家致富”的梦想。

  楚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建涛表示,楚山社区将不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力度,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抓好党建特色亮点工作,并按照“三建三带”要求,把社区工厂建在易地扶贫搬迁点上,持续做好3个社区工厂就业工作。

  目前,经商州区人社局培育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共有70家,累计吸纳就业人员7286人,真正使易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过上新生活。

  • 相关阅读
  • 小甜瓜不愁卖

      本报记者 杨鑫 王孝竹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商州区板桥镇上湾村的方缘达草莓与甜瓜种植基地,只见一拨接一拨的游客前来采摘甜瓜,体验采摘乐趣,品尝甜瓜味道。该基地是由下湾村、上湾村和板桥村多名村民联合种...

    时间:07-13
  • 商州开展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问题排查整治

      本报讯(李雅妮)今年以来,商州区纪委监委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拧紧纠治“四风”发条,稳妥推进全区公车公房排查整治工作。  实施坚强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商州区成立由区委副书记...

    时间:07-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