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小片长 管大事

2022-01-1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张宏 吴童

  戴着“红袖章”,早上起床后在村上巡查一遍,天黑前再挨家挨户摸排是否有返乡人员。56户200多人,他从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长期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站,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群众经过,盘问行程,扫健康码,测温登记一丝不苟。

  催缴合疗款,询问打工群众生活状况,及时传达防疫政策,每天接打电话七八十个,始终不厌其烦。他就是商州区三岔河镇三岔河社区庙湾片区长李鹏。

  防疫控疫的“守护者”

  今年46岁的李鹏是三岔河镇三岔河社区一组的组长。2021年10月,他被村民推选为庙湾片区长。

  小片长,管大事。政策宣传、防汛救灾、返贫监测、矛盾调处、治安联防、护林防火、疫情防控、秦岭保护等,这些工作的责任,都压在片区长身上。

  “李鹏这小伙子实在,拿的工资不多,管的事情却不少,他真是防疫控疫的‘保护神’。”社区一组村民李民说,“疫情防控以来,他操的心比谁都多,严格把守第一道防线,就连自己的儿子李聪多次打电话要回家,都被他拒绝。”

  和李聪一样,社区有很多村民在西安务工,因疫情影响坐在西安租住的房子没有收入,都想着悄悄地回乡。可李鹏挨个打电话,分析形势,宣传政策,劝慰他们就地隔离。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口罩、防护服等成为基层不可或缺的防护物资。李鹏得知镇上防疫物资紧缺后,于1月2日以个人名义向镇政府捐赠口罩2000只、防护服40套。“我还继续与企业、爱心人士积极联系,争取为镇上多捐赠些防疫物资,确保干部群众安全防疫。”李鹏说。

  三岔河镇党委书记李刚彦说:“西安疫情发生以来,三岔河镇充分发挥‘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工作机制,累计发动片长1300多人次,开展片区巡查及区外返商人员摸排工作,调动片长‘微细胞’,助力疫情防控‘高效能’。”

  截至目前,三岔河镇共推选片区长103名,累计排查镇域群众10526人,其中,集中隔离7人,居家隔离108人,实现了镇辖区零感染的目标。

  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走进三岔河镇三岔河社区,白色民居依山而建,青砖花墙内的小院干净整洁……

  “要不是李鹏没黑没明地带着大家干,村子哪有现在这样子。”三岔河社区村民李军民说出了心里话。

  村民们纷纷介绍,几年前村上圈厕乱建,柴草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流,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改变,群众注重经济收入,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

  脱贫攻坚以来,李鹏积极协助镇、村发展产业,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出谋划策,助力户脱贫、村出列。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李鹏又投身其中,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家园。

  去年以前,村上的自来水经常干枯,李鹏组织村民查找原因,及时维修,保证了全村人畜饮水正常。

  “看起来都是些小事情,但对群众来说,却都是大事。李鹏没有为自己着想,经常把大家的事放在心上,真是群众的贴心人!”李民语重心长地说。

  过去村上是泥土路,天晴一身土,雨雪两脚泥,宽的地方不足2米,窄处拉个架子车都过不去。李鹏就动员群众,调运砂石水泥,为每家每户硬化院落,拓宽出行路……

  “他工作有思路、有激情、有能力,自担任片区长以来,村上的变化很大。”镇长孙为艳说,“李鹏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他的带动下,各项工作推进的速度快、效率高。”

  白墙灰瓦村庄美,产业就业促民富。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的是,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建设山水秦岭美丽乡村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基层治理的“顶梁柱”

  邻里言语不和,房屋地畔之争,在农村司空见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担落在村组干部身上,李鹏也不例外。

  “当村组干部,要能吃得了苦,受得了气,不能有私心,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大家才能信服。”李鹏坦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村民李强与高堂娃因地畔发生矛盾,双方互不相让。2021年12月8日,经李鹏调处,高堂娃同意让出地界,用于李强家修建厕所,双方最后握手言和。

  12月28日,李鹏在走访中发现村民谢粉香因病住院,治疗花费22万元,生活一时陷入困境。他及时上报居委会,共同为谢粉香申报临时救助资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合疗款收缴中,一组村民李文刚六口之家一直拖欠,李鹏打电话催促了七八次,只缴了三个大人的合疗款。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李鹏自己垫付了960元,为李文刚三个孩子补齐了合疗款。

  在妻子郑小莉眼里,李鹏是一个“甩手掌柜”,而在村民心里,李鹏是基层治理的“顶梁柱”。

  李鹏说:“村上的事情太多了,我就把家里的事情撂给妻子,她一肚子委屈没有地方说,经常闹得很不愉快。”

  三岔河镇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小区时,征地成为一件头疼事。为了工程开工建设,李鹏与妻子拌嘴,与父亲争执,与叔父红脸,经常还有乡亲砸门,来家里大闹……

  “这是我一生中最伤心、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李鹏说,“现在看来,群众住进宽敞舒适的移民新区,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我的心里还得到了些安慰。”

  “小片长”牵动着农村“大神经”。三岔河镇政法委员、维稳办主任王立祥说:“三岔河社区只是全镇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103名片区长佩戴‘红袖章’,在静美的秦岭脚下,构成了一道群防群治的风景线。”

  • 相关阅读
  • 商州发放棉帐篷关爱抗疫人员

      本报讯 (记者 白志鑫)“来,搭把手,这一车棉帐篷装满了先拉回去,一会再来一趟就拉完了。”1月11日上午,在商洛高新区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院内,商州区牧护关镇干部鱼亮和同事将领取到的棉帐篷进...

    时间:01-14
  • 做强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位于商州区沙河子镇张村的木耳产业示范园,占地230亩,计划总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袋木耳生产线,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产业园于去年7月份投产,已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62个木耳大棚、23个晾晒棚...

    时间:01-14
  • 驻村第一书记的新年第一天

      刘军峰  迎着朝阳,踩着积雪,在秦岭腹地的小山村——商州区杨峪河镇谢塬社区,国网商洛城区公司驻社区第一书记赵少斌开始了2022年新年第一天的工作。  “昨天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新年贺...

    时间:01-13
  • 沙河子镇扎实推进 “两拆一提升”工作

      本报讯 (记者 陈 静)近期,商州区沙河子镇成立了“两拆一提升”环境综合整治联合执法队,集中力量开展违法违规户外广告拆除整治,沙河子镇辖区及农贸新街、老街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拆除整治,城区管理水...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