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核桃村”的富民路子更宽了

“核桃村”的富民路子更宽了

2022-05-1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 商州区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在核桃林下套种魔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这都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想出的‘金点子’。”4月28日,在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核桃园里,今年77岁的王尚林老人,一边为盆栽魔芋培土一边说。

  核桃是上河村的主导产业,已经有20年栽种历史。全村13个小组772户2334人,耕地面积2650亩,其中种植核桃2400亩,素有“商州核桃第一村”之美誉。

  核桃亩均效益是种粮的五倍以上,在盛果期,每户平均收入都在1万元,一些地广树多的农户,核桃产值达2万元以上。以核桃致富的上河村,大多数人家盖起了新楼房,还买了小轿车。

  那是前些年的光景,后来受市场因素影响,核桃价格一路下跌,核桃仁由一斤30多元降到不足10元,极大地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砍树有些可惜,留着又不值钱,“摇钱树”一度成了“鸡肋”。

  今年,商州区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中,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提升”。将有情怀、有能力、有文化、有口碑的本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复退军人发展成为党员,锻造一支引领农村发展的排头兵。组织党员、群众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引导群众加入合作社、嵌入产业链,实现稳定增收,促进共同富裕。

  路子怎么走?产业咋发展?面对核桃市场低迷的现状,履职4年的上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永锋在心里给自己打气:不能把好端端的产业毁在自己手里。

  根据上河村情实际和气候特点,王永锋和村班子成员经过多次商讨,大胆提出了“三千一品”发展思路:到2025年培育一千亩精品核桃、一千亩改良核桃、一千亩林下种植,打造一个“上河源”核桃制品品牌。同时,王永锋计划流转土地100亩,依据碧根果发芽迟、避免霜冻的特点,建立碧根果试验基地。

  思路决定出路。在原有2400亩核桃栽植的基础上,上河村开始发展红仁核桃。去年栽植100亩,改良300亩,今年新栽100亩,目前全村红仁核桃面积达到500亩。

  王永锋还请来市农科所专家指导,在全村推广魔芋新栽套种模式。“盆栽魔芋的最大好处是可阻断土壤病害,不需要每年倒茬。每亩可栽1500苗。”王永锋说,“中邮集团驻村帮扶以来,每年支持村上产业发展资金40万元,2021年投入发展资金80万元,以‘借种还种’模式支持群众发展盆栽魔芋。”

  人闲地不闲,让土地产出成倍效益,在上河村是一种普遍现象。王尚林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6亩核桃园,套种魔芋、洋芋、四季豆、红小豆、板蓝根等,核桃年收入2.5万元,林下经济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

  “永锋是个实干家,他带动群众改良核桃树,引导大家林下套种多种经济作物,动着脑子让群众致富。”说起党支部书记王永锋,王尚林老人言语中充满了赞赏。

  群雁欲飞头雁领。目前,上河村成立了商州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上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上河村核桃专业合作社、上河村核桃产业协会,注册了“上河源”商标,借助中邮网销优势,打造核桃品牌。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47元,村集体经济积累40多万元。

  • 相关阅读
  • 北宽坪镇实行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

      本报讯 (通讯员 彭建文)近日,商州区北宽坪镇探索建立镇党委理论中心组月学、基层支部周学、学习强国日学、机关干部夜学、继续教育机制优学、外出“取经”取“长”补“短”学机制...

    时间:05-13
  • 星火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晓航)今年以来,商州区杨斜镇星火村紧盯年度工作目标,立足本村实际,重点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谋划布局,统筹推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星火村按照“组织联建、...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