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石门沟村瓜果飘香季 田园采摘忙

石门沟村瓜果飘香季 田园采摘忙

2022-07-0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王孝竹 杨 鑫

张青良与妻子分装桃子

王安娃现摘的香瓜

张青良背着桃子从地里回家

王卫与父亲王安娃摘香瓜

  盛夏时节,商州区沙河子镇石门沟村村民栽种的桃子与香瓜成熟。记者来到村民的瓜果基地,阵阵独有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7月1日晌午,石门沟村村民张青良与妻子分别背着背篓,顶着烈日在果园里忙着摘桃子。张青良说:“早上摘的桃子都卖完了,这会儿抓紧时间摘些,傍晚的时候还能再卖一次。”

  57岁的张青良家一亩多地里栽着50多棵桃树,有三四个品种,其中有一半桃树是沙红桃,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品种,其成熟早、产量高、口味甜。

  张青良说,他很早以前就种植桃树,只是早些年的品种不好。后来,听说村里有人从杨凌农高会引进了沙红桃这个新品种,味道好、个头大、产量高。2002年,他专门跑了趟杨凌,后来就嫁接了沙红桃这一新品种。

  近年来,张青良不断轮换嫁接新品种,尝试哪个品种受市场欢迎。新品种桃树六月青、红心桃与沙红桃的成熟有时间差,卖完沙红桃,接着就能卖六月青和红心桃。

  2021年,张青良看到市场上售卖的黄桃价格高,他就尝试着嫁接了5棵树的黄桃。今年,黄桃已经挂果了,等到成熟就能看到效益。张青良说:“我看人家卖的黄蟠桃价格也挺好。随后,我准备再嫁接一些黄蟠桃试试看。”

  张青良没有学过专业嫁接技术,每次嫁接桃树,他都是看别人如何嫁接,就自己动手尝试嫁接。为了预防和治疗果树病虫害,他引进新品种时就存下相关专家的电话、微信,一旦发现问题就打电话、发图片咨询专家。2021年,张青良看到一棵樱桃树的树干像火烧了一般,就发图片咨询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张青良使用农药治好了那棵樱桃树。张青良说,现在种果树,有啥问题随时都能咨询专家,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农闲时,张青良就在城里打零工,一年挣2万多元钱,而他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这些果树。他种了2亩地樱桃、1亩多地桃树、3分地香瓜,一年卖水果收入7万多元。今年樱桃成熟的时候,他家一棵樱桃树结的樱桃就卖了4000多元。

  如今,桃子、香瓜相继成熟,张青良和妻子每天待在地里忙碌着,摘完桃子就摘香瓜。然后,张青良骑着摩托车带上水果去沙河子镇,或者到市区公园售卖。目前,香瓜每公斤卖10元,桃子每公斤卖7元钱。

  张青良不光种植果树,还种植中药材、粮食作物。他说:“农民就是在地里找生计、挣钱,只要肯吃苦,就能挣来钱!”

  石门沟村村民王卫平时在附近一所小学帮厨,下班了就急急忙忙赶回家,骑着自行车带着水果给市区的客户送货。他手机里有一个群,是卖水果时添加的客户。每年到了香瓜成熟时节,客户会在群里预定香瓜,等着王卫送货上门。

  烈日下,记者远远看到王卫与其父亲王安娃在瓜田里弯腰摘香瓜。

  香瓜是石门沟村的传统产业之一。王安娃说:“种植中药材得四五年时间才能见到效益,种果树得两三年见收益,种香瓜是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见收益。但无论咋样,只要是黄土地里的产业,就是农民该发展的产业。”

  王安娃算是石门沟村第一代种植果树的人。1980年,王安娃就与人合伙承包了果园,种植苹果树。1995年,王安娃看到市场上的桃子一公斤能卖三四元钱,他就大力种植桃树。王安娃说:“桃树见效快,种三年就能一直挂果,价格还高。”

  桃子卖得最好的时候,王安娃与妻子一天就卖了230元,这让他们感到惊喜。因为那时候,给人打工一天,也挣不到10元钱。

  桃子卖得越来越好,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老品种的桃子卖不到好价格,王安娃就跟村里人一起去杨凌考察新品种,引进了沙红桃,让石门沟村的桃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2014年以后,在商州城区水果市场上,市民一听说是石门沟村的桃子,很快就会抢购一空。

  王卫家的桃子不愁卖,香瓜也十分热销。除了种植传统香瓜西田1号,王卫还从网上买来新品种八里香试种。2021年,王卫第一次种植八里香就收获了50多公斤香瓜,被一位老客户抢购一空,并跟王卫预定了2022年的八里香。因为种植香瓜需要倒茬,王卫拿不准八里香这一新品种今年的味道会怎样,就只种植了客户预定的数量。王卫说:“如果今年八里香的味道没啥大变化,明年我就可以考虑多种一些。”

  据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贺志敏介绍,石门沟村的主导产业有核桃、桃子、樱桃和香瓜。目前,全村规划种植樱桃190多亩、桃树190多亩、香瓜100多亩,发展林下魔芋680亩、中草药400多亩。全村464户1610人,年人均收入1.25万元,其中产业收入占75%,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 相关阅读
  • 闫坪村走出新型致富路

      本报讯 (通讯员 任文俐 周 琳)近年来,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优势,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旅结合的民俗旅游新业态,走...

    时间:07-05
  • 多部门合力救援货车侧翻司机

      本报讯 (通讯员 周亚军)近日,一辆货车在商州区黄沙桥附近一弯道处发生侧翻,被在此巡逻的商州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巡警发现,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合力将被困司机救出。  6月25日凌晨4时50分许,民警在巡逻至黄沙...

    时间:07-05
  • 商洛市新添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麻街地下交通站纪念馆开馆  本报讯 (记者 米子扬)7月1日,麻街地下交通站纪念馆正式开馆,不仅为全市人民加强红色革命教育提供了重要阵地,还为我市红色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了新名片。  麻街地下交通站位于...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