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酿得一口好蜜 带富一方乡亲

2022-08-0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白志鑫

  周军锋查看产蜜情况

  群山环抱,草木葱茏,鲜花斗艳。行走在商州区麻街镇自愿村的卧佛山下,空气中弥漫着一缕缕蜜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吃蜜一定要吃原蜜,一般的蜂蜜波美度在38度至42度之间。我们麻街镇产的土蜂蜜,波美度甚至能达到43度……”沿着伸向卧佛山深处的小路刚走几步,就听见一村民洪亮的说话声。

  在一处由简易帐篷搭建的直播棚里,41岁的村民周军锋正通过直播,热情洋溢地向粉丝介绍蜂蜜生产过程。在他的直播间,一群群蜜蜂飞来飞去,嗡嗡声不断。周军锋现采现装的蜂蜜,吸引了不少粉丝下单购买。

  早年间,周军锋从大山走出去,成人大专毕业后,在一家电视台做过灯光师,在工地当过工程师……一次偶然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发现了养蜂的商机,于2017年开启养蜂之路。2020年,周军锋回到麻街镇养起了土蜂,并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向消费者和客商推荐原生态土蜂蜜。

  如今,经过两年的沉淀,在快手直播平台,周军锋已经拥有50多万名粉丝,直播销售蜂蜜500多万元。

  “现在,我们拥有两个合作社,分别是商山君和卧佛山,有蜜蜂4000多箱,并带动40多人就业。”周军锋骄傲地说。

  说起周军锋在自愿村的创业路,不得不提自愿村党支部书记郭永锋。

  郭永锋是一名退伍军人,2021年,正值村“两委”换届和商州区提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善思考、有冲劲、敢作为的郭永峰被大家推举为村干部。不久,郭永锋回到家乡扎根,后来担任了自愿村党支部书记。

  刚上任时,面对村集体经济贫困落后的局面,郭永锋和镇包村干部王朝相深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那段时间,几乎每天他们都早早起床,访群众、察民情、找思路。很多时候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看着村里产业慢慢地发展壮大,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郭永锋说。

  王朝相认为,自愿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人才。“想办法把人才引进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产业,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自愿村借助全市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东风,积极谋划产业。郭永锋主动联系周军锋,经过几次实地查看环境后,周军锋在自愿村建立了中华蜂养殖基地,并联合齐塬村成立麻街镇卧佛山中华蜂养殖基地。目前,卧佛山中华蜂养殖基地发展了1000多箱蜂。

  如今,自愿村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同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让村民活在风景中、住在幸福里、走在致富路上。

  “未来,我们计划联合更多的村在麻街镇养殖中华蜂5000箱以上,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王朝相说。

  养殖中华蜂拓宽了自愿村村民的增收渠道,也给村民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卧佛山凉水泉民宿康养中心已立项,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未来,我们还将在卧佛山下统一规划一批高端民俗,用原汁原味的秦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游玩观光,让旅游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渠道。”王朝相信心满满地说。

  • 相关阅读
  • 葫芦里“藏”满致富经

      本报记者 李敏 王倩 谢非  悬挂在架上的葫芦形态别致  谢培广展示成熟的葫芦  “葫芦产业在咱们这里还很少见,你可别小看这葫芦,最大的能长到一米多高、三四十斤重,这一个就能卖两三千元,厉害得很...

    时间:08-09
  • 商州气象局防灾减灾联动机制初显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周 佩)为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商州区气象局积极探索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  汛前,区气象局依托“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总指挥部,充分...

    时间:08-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