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宜居社区话幸福

2022-10-1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通讯员 张 宏

  深秋时节,秦岭脚下的商州区三岔河镇,天蓝如洗,云若棉絮,放眼皆绿,碧水长流。

  清晨,三岔河镇三岔河社区移民搬迁户汪全龙打开窗户,他习惯性地呼吸几口清凉空气,听着河道水流声,欣赏窗外山鸟登枝嬉闹。这推窗见景、出门见绿的宜居环境,过去汪全龙连想也不敢想!

  “要不是国家政策好,咱永远也住不上这移民搬迁的房子。”在102平方米干净整洁的房子里,十余盆花草合理布局于窗台、餐厅、电视柜,“搬下来环境好了,就业岗位多,收入增加了不少,生活质量也提高啦。”51岁的汪全龙数说着搬迁后的新生活,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

  三年前,汪全龙还住在引龙寺村六组,距移民搬迁小区10里山路,交通不便,老人就医孩子上学,成了他的头疼事。“东坡日头背到西坡,五口之家靠几亩薄地,一年到头贴赔上功夫才收入1万多元,条件差吃得苦头太多了!”汪全龙说。

  据介绍,三岔河镇位于商州区西南30公里处,毗邻西安市蓝田县葛牌镇。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62个村民小组,3777户10930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98.5%以上。

  山大沟深,林多地少,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一步棋可走——移民搬迁。

  三岔河镇集中安置点属三岔河镇“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三岔河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镇上建设了15栋楼340套安置房,主要安置三岔河、引龙寺、闫坪3个村搬迁群众,目前共安置搬迁对象321户1316人,其中易地搬迁310户1284人,同步搬迁11户32人。”三岔河镇负责移民搬迁干部唐渊远说,“目前,依托一个社区工厂,带动搬迁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50多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

  从深山到社区,由土房到楼房,除了生产生活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今年65岁的查道金担任着闫坪村六组组长,每年有2000元工资,因患心脏病还享受着低保。2019年,查道金搬迁进小区后,除了到文化广场锻炼,就是埋头读书,他把政府发放的学习资料学深悟透,然后在小区宣传党的政策,讲解防反诈注意事项,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党的政策好得很,百姓能想到的,党都想到了,把困难群众照顾得很周到。”提起搬迁后的生活,查道金有说不完的好,“在老家受了一辈子苦,搬下来后再也不想回去,现在滋润多了,想吃啥菜啥水果,下楼就能买到。”

  “树挪死,人挪活”。这句古话在代庄身上得到了完美验证。

  家住三岔河村九组的代庄,过去因为居住条件差,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他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30出头的年轻小伙,因受孩子就学牵绊出不了门。搬迁住进小区后,他家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

  “政府给我安置了保洁公益岗,每月500元工资。妻子刘粉去年被选拔进社区当文书,每月2400元工资,政府还给交了三险,住在这里有社区工厂,就业收入也多,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代庄底气十足地说。

  挪穷窝,拔穷根,搬进小区气象新。社区物业经理肖小平说:“小区水电路视讯设施完备,商业店铺林立,生活保障充足,服务优质高效。”

  唐渊远还告诉笔者:“区农房局领导经常深入小区督促指导后续扶持工作,查短板、补漏洞、抓进度,目前小区功能设施全部规划建设到位。”

  笔者在三岔河社区看到,小区内道路平坦,绿化整齐,路灯矗立,新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有红白理事会、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室,院子配套停车棚、充电桩、公厕、文化广场及健身器材……

  “我们抢抓建设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机遇,全力打造农旅樱谷水美三岔河,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加大易地移民搬迁后续扶持,依托社区工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搬迁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新生活。”三岔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为艳说。

  • 相关阅读
  • 商州筑牢招商引资根基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凯文)近年来,商州区紧盯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狠抓城市建设,完善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招商引资根基。  战略谋划夯实基础。聚焦产业链招商,持续完善产业体系,打造五大支柱产业和12条...

    时间:10-25
  • 商州有力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落实落细

      本报讯 (通讯员 张馨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商州区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有关讲话要求,精心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领会市、区全会精神,持续发扬&ldq...

    时间:10-25
  •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润科食用菌厂房一角  万吨油库项目  众合森工家居产业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为陕西发展擘画了蓝图、指引了方向。十年间,商州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殷殷嘱托,心怀“国...

    时间:10-21
  • 小喇叭筑牢疫情防线

      本报讯 (通讯员 周 琳)“希望大家自觉服从村(社区)统一安排,配合落实封控管控措施,静态管理期间居家不外出,按时自觉参加核酸检测……”连日来,小喇叭的声音一直回荡在商州区城关街办的...

    时间:10-21
  • 杨斜镇发放便民服务卡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晓航)为进一步强化群众服务保障,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商州区杨斜镇积极探索“服务平台”建设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创新制...

    时间:10-21
  • 又是一年柿子红

      10月18日,在商州区牧护关镇胡村十组,村民王小红带着两个孙女采摘成熟的柿子。据他介绍,柿子采摘回去会做成柿饼,留给家里一部分,剩余的卖掉赚取零用钱,全组十来户每户柿饼年收入上千元。(本报通讯员党经纶摄...

    时间:10-21
  • 商州加快推动中心城区重点民生项目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凯文)今年以来,商州区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战略,聚焦补齐民生短板、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协同推动中心城区重点民生项目建设。  商州区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推...

    时间:10-21
  • 商州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周 琳)为进一步加强全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质效,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全民防范意识,近日,商州区制定了五条措施,确保全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无遗漏、无死角。  织密宣传工作网络。商州区充分...

    时间:10-19
  • 北宽坪镇企业商户捐赠物资助防疫

      本报讯 (通讯员 彭建文)10月16日,商州区北宽坪镇党委、政府联合北宽坪市场监督管理所举行爱心企业、个体工商户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仪式。长安银行商州区支行北宽坪惠农网点、商洛市秦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供销社综...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