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商州水煎包

2023-07-06

来源:商洛日报

    王良把煎熟的包子移到另一口平底锅里

    任敏霞(左后)和妹妹任小敏一人擀皮一人包包子

  在商州城里,人们最喜欢的早点,恐怕就是水煎包了。州城的水煎包和别处不同,配料以粉条为主,辅以少量韭菜或者豆腐,它也是许多走南闯北的商州人最难割舍的那一缕“乡愁”。
  在西安市,东、南、西、北4个方位也有多家商洛风味的水煎包店。在东郊的十里铺,小小的一个地方,就有好几家商洛人开的水煎包店,只因这里有大量商洛人聚集。
  记者探店
  6月30日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探访在地图上查到的商州水煎包店。
  这家临街的店铺门面不大,但因为在一个小坡上,大红色的招牌很是显眼。旁边大概50米处的小广场,就是一个“人市”,许多打工人聚集在此,等着雇主挑选。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店里顾客不多,但也络绎不绝。
  三两个水煎包,浇上红红的辣椒水,一碗红豆苞谷糁稀饭或者豆浆,再配上一小碟腌制的莲花白或酸菜,这是商州水煎包的经典搭配。几乎所有顾客都选的是这个搭配,只是有些人多喝两碗免费的稀饭或豆浆,多要一碟菜。
  老板任敏霞和妹妹任小敏配合默契,一个包包子,另一个就放到锅里煎;一个招呼顾客,端饭端菜,另一个就清理桌面,洗洗涮涮。
  今年55岁的任敏霞是商州区夜村镇西沟河村人,双鬓已有白发,但笑声爽朗,随时都面带笑容。她告诉记者:“才开张一个来月,生意还不是很好。早上4点多就开始上客了,这会儿早上干活的人都已经走了。”
  记者进店坐下,和前来吃早点的顾客聊起来。十来分钟,来了十来个顾客,男女老少都有,除了一个住在附近的河南人外,其余都是商洛人,并且大部分都是商州人,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吃完就走。
  老家在商州区沙河子镇的于先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告诉记者,这家店开了以后,他经常过来吃。“商洛人都爱吃水煎包,以前找不到,路过发现了,就来吃,苞谷糁稀饭和小时候吃的味道差不多。”他说。
  同样来自沙河子镇的王先生说,他是张村人,觉得这家水煎包的味道很地道,就经常来吃。
  任女士的老家在腰市,她说:“从这里经过看见了,就来了。味道和商州一样,好着呢,我还要再喝一碗豆浆。”
  任小敏告诉记者,商州水煎包主要包的是粉条,也有南方人来吃,但接受不了这种味道,说没有肉他们吃不惯。
  “来吃包子的都是回头客。”任敏霞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她的微信收款记录,几乎百分之九十的顾客都有10次以上的付款记录,多的有20多次。
  水煎包店还不少
  店里来的都是老乡,听说记者在采访,大家热络地聊了起来。有人告诉记者,在离这家店不远的地方,还有两家商州水煎包店,并且一家已经开了六七年,生意非常好。
  于是,记者便步行200多米来到附近的东方大市场,寻找位于其中的水煎包店。在已经不见昔日繁华的小街道来回走了好几趟,最后经人指路才找到一家没有任何招牌的店铺,一看门口那两口熟悉的大平底锅里薄皮透亮、底部煎得焦黄的水煎包,就知道这是商州水煎包店没错了。
  已经上午10点多了,小店门口两张桌子你走他来,一直都是满客,不断有顾客让老板再加两个包子。一名正在吃早餐的顾客告诉记者,他是商州大荆人,专门开车从北郊赶来吃包子的,临走还要带一些。
  店主王良站在两个大平底锅跟前,就没有挪过脚,不停地给顾客碗里添包子,顺便把锅里煎熟了的水煎包移到另一口锅里。店员从店里端来新包好的包子,放进腾空的锅里,王良顺手淋上食用油和一大勺水淀粉,有条不紊,忙忙碌碌,几分钟一锅包子就卖光了。
  王良告诉记者,他今年55岁,是商州区夜村镇庙坪村人。他的店铺之所以没挂招牌,是因为之前附近有六七家水煎包店,“商州水煎包”的名字被别人用了,他只好在营业执照上写上“王良水煎包”。“这两年,那几家店不知道去哪了,但我也一直没挂招牌,这不影响生意,来吃包子的还是以商洛人为主。大家口口相传,除了住在附近的人,还有人开车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有的一次打包买四五十个,带回去吃。”王良说。
  王良的店里一共4个员工,除了他和妻子,还雇了两个人,每天早上4点多开门,到中午12点打烊,这两年生意不如从前,一天下来也能卖五六百个包子,外加好几锅苞谷糁稀饭。
  从任敏霞和王良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在西安市,由商洛人开的水煎包店还有许多,分布在古城的各个角落。这也反映出,在西安落脚、打拼的商洛人不少。有了这些水煎包店,在西安打拼的商洛人就能吃上一份家乡风味的早餐,给一天的辛劳增加一点动力,也让在外漂泊的心灵获得一丝亲切的慰藉。
  这是一份苦差事
  听说十里铺派出所对面还有一家小吃店卖水煎包,记者便又走了十来分钟,去看一看。这家店铺不大,并且卖得比较杂,有水煎包和苞谷糁稀饭、豆浆,还有胡辣汤、油条。店主姓郭,三十出头,腰市镇中乡村人。他说,他从去年开始卖早点,是半年前才开始加上水煎包和稀饭的,因为附近商洛人多,这些比较受欢迎。
  “这是苦差事,一般人干不了。”这是多笑少言甚至不愿告知名字的店主对记者说的最严肃的一句话。
  水煎包量足,价格实惠,深受人们喜欢;投资少,从业门槛低,作为生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卖早餐,确实是一份苦差事。
  任敏霞和丈夫原先都在西安打工,这两年年龄大了,找活困难,经在西安三桥开水煎包店的亲戚介绍,在商州惠民小区朋友的店里学习一周之后,就开了自家的店。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是凌晨3点多就起床了,因为要趁早发面。
  “一开始不知道,头天晚上发面,第二天做的包子表面发青。慢慢摸索,才知道是面发过了,所以一定要早起发面,或者要加碱去酸。腌菜也要掌握好时间,腌早了不新鲜,迟了不入味。”任敏霞说。
  为了多招揽顾客,任敏霞还做了些浆水鱼鱼,下午卖。她还要捯饬酸菜缸里的菜,这是她的招牌,许多顾客都是冲着她的那一碟酸菜来的,所以她们一天只有中午能休息一会。
  王良曾经贩卖过废铁,后来生意不行了,由于妻子在别人的水煎包店打过工,掌握了手艺,夫妻俩便在十里铺开了家小店。
  王良也说,他们基本都是凌晨两点多开始忙活,发面、熬稀饭,每个环节都得掌握好,六七年来一直如此。
  虽然辛苦,但令任敏霞欣慰的是,经过前半个月的摸索,她已经基本掌握了所有诀窍,这半个月虽然依然在亏本,但生意眼看着越来越好了。从王良的言语间,也能感受到他对自己这份生意的满意和骄傲。
  是呀,这虽然是一份苦差事,但只要能让顾客满意,能让生活有着落,便是对勤劳的任敏霞、王良他们最大的安慰,同时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希冀。

  • 相关阅读
  • 商州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本报讯 (记者 肖 莲)今年以来,商州区聚焦西商融合协同发展和“双对标、双50”战略,坚持“抓点、联线、织面”,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培育康养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康养+”多业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取得...

    时间:10-31
  • 商州规范处置废旧液化气钢瓶

      本报讯 (记者 陈 静)为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规范有序、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近日,商州区住建局、公安商州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

    时间:10-28
  • 商州推动“两山”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本报讯 (通讯员 张久钰 陈凯文)近年来,商州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化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做强绿色循环产业集群,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扎实推进“两山”转化工作取得实效。   商州区以保护秦岭生...

    时间:10-27
  • 商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本报讯 (记者 陈 波)近期,商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商州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共公布四大类9项,包括丑丑花鼓、文玩核桃工艺、付村瓦盆制作技艺、大王烧鸡、商州烧肠制作技艺、商县十三花、商江芳...

    时间:10-25
  • 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筹备工作座谈会在商州召开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王书亚)10月23日,我市组织召开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筹备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要迅速行动起来,扎实推进六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擦亮“戏剧之乡”“文化绿洲”品牌,加快文化商洛建...

    时间:10-25
  • 商州公路段专项检查安全隐患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国强 舒 薇)为切实做好公路安全保通保畅工作,近期,商州公路段结合养管公路实际,组织养护技术人员扎实开展公路安全隐患专项检查。   商州公路段坚持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路基路面、沿...

    时间:10-24
  • 商州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华彩乐章

      凉风有信,秋实有约。商洛市商州区换上秋日华彩,大地一派盎然生机。   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片片现代设施产业基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条条浸润人心的宣传标语亮相街头……一幅乡村美、产业...

    时间:10-23
  • 商州南街社区开展 重阳节主题活动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艳)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10月20日,商州区城关街道南街社区党支部开展以“九九重阳享健康,人间百善孝为先”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共分为文艺演...

    时间:10-23
  • 商州揽云

      风儿推来团团阴霾,雨点就摇摇晃晃地飞舞而下,带着夜以继日的执拗劲儿,还带有不顾一切的鲁莽劲儿。如此停停歇歇数日,一场不知疲倦的雨终于在周末的午后渐行渐远了。   这时候,不要着急去银杏公园觅秋或者...

    时间:10-21
  • 商州举办高素质农民粮油专业培训班

      本报讯 (记者 王 倩)10月11日至13日,商州区举办高素质农民粮油专业培训班,来自全区的优秀产业发展代表、产业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共1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由区农...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