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毛仪惠)山阳县中村镇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杨地镇迅速反应,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思想,在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从8月12起,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人类工程等因素,在全镇对各类地质灾害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防范和治理工作,以严的态度、实的举措、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强化四项措施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上成立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国土干部和包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原则落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责任制。镇党委明确镇长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实则,各包村干部和村(社区)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做到了责任到人,联系到点,落实到户,实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二是加强宣传,群测群防。全镇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组长党员会、群众院落会和村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宣传,既提高了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群众的地灾防治意识,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家喻户晓。向全镇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273户群众发放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工作明白卡“两卡一表”341份。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防灾减灾知识读本,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学习地质灾害防治与避险知识,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是认真排查,加强整治。镇上成立两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全镇进行大排查。自8月12日以来,对全镇34个地灾点及在建房屋和农户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查。一查各村地灾点监测负责人、监测责任人是否到位;二查各地灾点监测人开展日常监测工作是否到位:三查各地灾点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四查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等制度是否落实;五查“两卡一表”是否发放到位;六查宣传及群测群防工作是否到位;七查各个地灾点是否出现了险情;八查警示牌是否设置到位;九查开展日常房屋监测工作是否到位;十查在建的房屋工程是否审批,是否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危房险情是否排除,是否发放了危房撤离通知书。全镇将各地质灾害点房屋,高切坡、高边坡、高填方范围内房屋,在建道路范围的房屋纳入重点排查范畴,逐一排查,落实具体防灾责任人。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及时确定责任人。截止目前,共排查出质量安全隐患在建房屋两起,违规建房3起,下发停工通知书5份。对村、组、医院、学校、集市、旅游景区等人员集中地,公路交通沿线、矿山、工程建设区域,逐点开展实地 排查并落实防灾措施。对全镇1处在建工程、5处非煤矿山开采点,全部下发停工通知书,进行全面整顿。
四是健全机制,常抓不懈。我镇深刻认识到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实行常态化,要时时抓,经常抓,抓日常,要健全机制,做到常抓不懈。为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健全地灾常设领导机构、地灾联席会议、建设审批、定期督查通报、气象预报、地灾监测考核等有效机制,完善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巡查制度、气象预报、灾情零报告等制度,党委政府还建立督查机制,将督查工作直接点对点落实到地质灾害点,落实到监测人。从而形成了地灾防治工作有人抓、有人防。通过大排查,全镇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一步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做到专人、专责,及时进行巡查和监测。目前,我镇无一处险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