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党政建设

商南县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县工作记实

商南县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县工作记实

2015-08-24 15:49:42

   万木葱笼,林海茫茫……

  苍山如黛,翠峦叠拥……

  绿色,人称生命的摇篮。在巍巍的秦岭东南麓,陕、豫、鄂三省八县结合部,被县内外游客誉为“天然氧吧、天然药库、动植物基因库、大秦岭的封面”,以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向世人展现,这便是绿韵商南,生态鹿城。

  商南县林地总面积达到301.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6.9%,森林总面积223.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3%。

1-150R4101024408.jpg (660×438)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造好林、管好林、护好林,大兴林下经济,在全县形成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环境宜人、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商南人民切切实实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摸的着实惠。商南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名茶百强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县等多项殊荣。2014年,县森林公安局被国家林业局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转变观念 让生态立县深入人心

  商南是个欠发达的山区县、贫困县,在老百姓靠山吃山的传统生存模式尚未彻底变革的大背景下,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规毁林占用林地等问题较为突出。是要青山绿水的生态效益,还是要牺牲环境的经济效益?2011年,《商南县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生态立县”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2012年,县人大紧接着做出了《关于加快绿色商南建设的决定》,为“生态立县”战略找准了着力点、确定了路线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建设绿色商南、打造生态鹿城,作为重点工作事项、重点督办内容、重点考核指标,强力推动工作进展。每年年初,《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对绿色商南建设专项部署,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任务明确到各镇办、各部门,节点督办、年终考核;每年年中,县人大、县政协组织代表委员专题视察绿色商南建设情况,调研工作、提供决策、推动落实;每年年末,县人代会、政协会将《绿色商南建设报告》和《县政府工作报告》一并审议,请全县人民知晓、重视、参与绿色商南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推动下,“生态立县、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获得各镇办、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保护生态、植树造林、依法护林等生态立县要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

  全民造林 让青山绿水拥抱鹿城。

1-150R41010593O.jpg (660×399)

  创新实施了“百千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了定地块、定单位、定责任和包栽植、包管护、包成林的绿色商南建设“三定三包”责任制,夯实责任营造全民植绿氛围。干部带头植树造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包抓绿色商南建设责任区,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植树造绿、抓点示范;广大干部职工,均在重点绿化区域划定责任田、明确植树量,每年春、秋两季,县委、县政府对干部职工植树情况逐点督查、考核,直至完成任务。群众参与全民造林。全面落实适龄公民义务植树法定责任,要求11岁至60岁(女55岁)有劳动能力的本县居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株以上。通过干部带领群众、孩子引导家长、志愿者带动老百姓等办法,广兴“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等公益林带,群众义务植树尽责率不断提高,全民爱绿、兴绿、护绿氛围日益高涨。单位抓点建样板林。根据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在重点绿化区域为各级各单位划定了绿化示范基地,依托机关单位大力推动城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渠道林带化、水岸景观化、出入道口优美化。塔坡绿化美化工程、金丝峡门户区绿化工程、沪陕高速28公里绿色长廊等样板林,既成景观带,又成产业带、旅游带。2011年以来,全县参加义务植树累计达79.9万人次、植树640万株,尽责率达98%以上、建卡率达100%;累计造林绿化26.37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6.3万亩,城区绿地达385.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8.5%,绿化覆盖面积426.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1.8%,人均公园绿地达12.4平方米。

  从严管林 让森林资源不受侵害

  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抓统筹双赢、抓持续发展,从紧、从严、从狠抓森林管护,坚决保住青山绿水、留住蓝天白云,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产业。积极实施封山禁伐。下硬茬摒弃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发展地方经济的传统模式,在群众种植食用菌技术成熟、产业形成的大背景下,果断实施封山禁伐措施,坚决让产业发展为生态保护让路。县政府已研究决定,在新开岭自然保护区、丹江沿线第一层山脊线、县河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旅游产业区实施永久禁伐,在其他林区根据植被、立地、气候条件,划设5年短时禁伐区。同时,从外地合法调运秸秆、玉米芯、果树枝等原料,保障群众种植需求,引导群众转型发展食用菌,减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依赖。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在全县所有村、组各设立了1名护林员,实行护林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考核管理机制。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实行护林员浮动工资(绩效工资)管理,将护林员待遇与巡查监管成效挂钩,有效调动了护林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将林业资源管护成效与组、村、镇、县四级相关责任人履职情况挂钩,严格实行问题倒查、责任追究,进一步夯实了各级管护人员责任。依法治林管资源。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理“双向”目标责任制,严格实行森林资源管理分级负责制、任期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制和重大事故问责制,逐级夯实了县镇村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先后开展了“猎鹰行动”、“亮剑行动”、“林地治理年”等森林资源管护专项整治活动,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首先发现的、性质恶劣的、顶风作案的案件,快查快办并公开曝光,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达到了打击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近年来,全县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林木疫情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1‰、5.1‰以下,林业案件查处率达到98.6%。

  灵活用林 让千万百姓得到实惠

1-150R4101419391.jpg (660×438)

  为了让群众守着青山不滥伐、有饭吃,让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实现互惠共赢,县上采取政府推动、宣传发动、企业带动、政策撬动“四轮驱动”策略,狠抓经济林建设。广植经济林,增绿增收两不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品种化栽植、园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大力扶持茶叶、油茶、木本中药材等经济林产业发展。成功打造了试马镇千亩无性系茶叶基地,赵川、富水等镇核桃产业带,十里坪镇万亩连翘基地,青山镇千亩牡丹基地,过风楼镇万亩速生杨林带等20余处规模大、质量好、有特色、带动强的特色经济林示范工程。2014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9.8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30%来自林业经济。念好林下经,建成绿色大金库。制定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林药、林禽、林畜、林菌齐头并进的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富水古墓沟基地、湘河豆腐尖园区等一大批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发展林下经济16.2万亩,发展林下散养鸡20万只,林下圈养牛、羊、山猪等1.6万头(只),林菌1200万斤,林药8.1万亩,林蜂1.2万箱。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3.73亿元,带动2万余户群众增收致富。探索新机制,企民共赢兴产业。建立了“政府供苗、企栽民护、群众收益”的经济林发展机制,驱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引进了秦裕木本油公司、旭初农林开发公司、林海木业公司等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例如,旭初农林开发公司在油用牡丹发展过程中,免费向群众提供苗木,指导群众栽植、管护,最终产品再由企业回购,采用这一模式,该企业短时间内已在全县5个镇发展油用牡丹7000亩。类似发展模式深受企业、群众欢迎,也在全县得到推广和发展。

  深化林改 让林业充满生机活力

  按照“有步骤、分阶段、先试点、后推进”的思路,先后出台了《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办法》、《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动权责明晰、管护精细、有序流转。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38个,注册资金5863万元;流转林地24起3860亩;森林火灾投保100.5万亩、政策性核桃保险投保8500亩;办理林权抵押9起1451万元。初步实现了“分散变集中、砍树变看树、管理变服务、青山变金山”的转变,林农真正成为林山的主人,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大大提高,林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商南,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是众多野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地。同时,也需要得到有效保护,使其更好地发挥“动植物基因库”的作用。 (作者:丁云平   赵国群   张 瑜)

  • 相关阅读
  • 柞水县杏坪镇切实加强信息宣传工作

      商洛之窗讯(田光明)近日,为及时反映柞水县杏坪镇工作动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办公会议讨论研究,采取多项措施,集中力量,切实加强信息宣传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队伍。镇主...

    时间:08-24
  • 洛南:石门镇建成生态香菇产业园

      商洛之窗讯(郭喜民)近年来,洛南县石门镇按照“抓住特色,突出生态”的理念,加强香菇大镇建设,发展具有石门特色的生态型香菇,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规模扩张。目前,已成...

    时间:08-24
  • 山阳城关街道办以“三严三实”为镜查摆不严不实问题

      商洛之窗讯(蔡铭)近日,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党委以“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为题开展中心组学习活动,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指导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县委书记李吉斌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

    时间:08-24
  • 丹凤县农业局组织花魁村两委会干部赴产业基地“取经”

      商洛之窗讯(张斌)丹凤县农业局包抓铁峪铺镇花魁村“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工作,该局先后通过送技送物等方式,累计投放50余万元物资扶持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驻村联户工作取得了一定...

    时间:08-24
  • 狠抓五项制度落实 筑牢干部纪律底线

      商洛之窗讯(田光明)近日,为推进“五项制度”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干部执行力。柞水县杏坪镇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整立改,围绕五项制度内容、要求、操作、考核等层面,狠抓五...

    时间:08-24
  • 紧扣五个到位 落实五项制度

      商洛之窗讯(余海成 王青宝)自全市推行“五项制度”以来,山阳县坚持“把话筒交给群众,把镜头对准干部”,紧扣五个到位,持续传导压力,破解重点难题,确保“五项制度”掷地有...

    时间:08-24
  • 山阳:四个坚持 打造“严”“实”干部队伍

      商洛之窗讯(余海成)山阳县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不断在“严”上下功夫,在“实”上做文章,始终将“三严三实”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时间:08-24
  • 商南茶在“中茶杯”评选中喜获丰硕成果

      近日,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活动结束,商南县选送5个茶样参赛,5个均获奖。其中,商南县金丝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秦露牌金丝雾峰荣获特等奖,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生产的双山牌秦岭泉茗、...

    时间:08-24
  • 商南“五轮驱动”打造信访工作品牌

      商南县以开展“信访法制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采取五项措施,着力打造全省“为民信访”的试点、“阳光信访”的示范、“法治信访”的亮点、“责任信访”的典型...

    时间:08-24
  • 全面抗战路线在商南的生动实践

      抗日战争时期,商南是抗日的前沿阵地和抗日部队大本营,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商南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战前期,中共陕西省委及中共商洛工委先后派多名党员到商南进行抗战宣传,发动城乡人民...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