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成 江)今年以来,陕西省商南县始终把“五项制度”、“五项举措”、“五个规范”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规范推行,全力落实,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突出抓好镇办“五项制度”落实。一是抓统一促规范。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样式、统一内容,为10个镇(办)及全体镇村干部,统一制作发放“五项制度”流程图、制度模板、干部胸牌,让“五项制度”的外在体现具体化、明了化、规范化,整齐划一。二是抓机制促管理。建立“一把手”责任落实、现场集中调阅、“四线”立体督查、组工干部包抓责任区“四大机制”,力保“五项制度”落实常态化、管理长效化。每季度对科级领导和一般干部的民情日记调阅抽查1次,下评语、定等次,发通报;组织人社部门巡回查、纪委监察部门随机查、县级领导包镇查、督查部门专项查,10名县委常委每人包抓一个镇办,先后6次进行全员培训,4次深入镇办采取“不到招呼、不听汇报、不看文件”,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跟踪回访;县委组织部科级干部每人包抓一个镇办,采取日常检查、定期督查、明察暗访、通报评比、考核问责等方式,先后开展检查指导10次,下发通报2次,组织现场观摩2次。三是抓推进促整改。打破以往看亮点树标杆、交流经验促提高的惯例,采取揭短亮丑找问题的形式组织召开全县农村党建工作推进会,会前对全县镇办和部分村社区“五项制度”、“五个规范”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会上对暗访视频进行据实播放,对镇办领导班子及部分干部的民情日记进行现场展阅、量化打分、评定格次、排名通报,组织与会人员对各镇办落实“五项制度”、“五个规范”情况进行现场量化打分并当场通报打分结果,达到了揭短亮丑、自增压力、整改提升的效果。四是抓问责促落实。将“五项制度”作为县纪委明察暗访的内容,对明察暗访和省市检查中出现问题的镇办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对落实“五项制度”不力的3名镇党委书记进行了警示提醒约谈。
突出抓好“五个举措”落实。一是严把素质能力关,选派“第一书记”。从县直、镇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年轻干部中挑、后备干部中选,选派110名“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帮扶指导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台账,进行全员培训,强化管理考核,扎实开展以“建强一个村级班子、培育一支骨干队伍、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形成一股良好风气、构建一方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要求每名“第一书记”每年记一本民情日记、讲一次党课、写一篇调研报告、办一批实事、扶持一个产业。实行“四个优先”,即同等条件下,“第一书记”在原单位评优树模、表彰奖励、职称评定、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目前,全县124名“第一书记”已全部驻村到岗,共向基层争取扶贫项目91个,争取帮扶物资7000多万元。二是严把程序关,选优配强村“两委会”班子。严把推选、参选、提名、选举“四关”,圆满完成全县124个村(社区)“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新选配的“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一肩挑”29人,女支书、村长(主任)12人,平均年龄45岁,比上届年轻1.2岁。三是严把标准关,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坚持“第一时间研究、最高标准落实、按月兑现发放”。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率先在全市按照村社区5000元、每名党员100元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党建经费由2014年的210.6万元增长到314.4万元。将村“两委”主要干部的报酬待遇由1.1万元提高到2.76万元;村副职年报酬待遇由0.88万元提高到2.2万元,将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报酬待遇由1.38万元提高到3.6万元,并将村干部基本补贴由原来的年终一次性发放,变为银行专户按月发放。积极推行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补贴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县财政每年增加支出370万元。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从县管党费中划拨65万元支持党建工作。县财政为80个新建、规范提高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奖补资金800万元。四是坚持“三个优先”,积极扩宽村干部出路。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选拔优秀村干部到省市培训,优先从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优先从村干部中评优树模,今年有45名村干部先后参加省市培训,有13名村干部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其中有1人被评为市级劳模),有2名村干部被招录为国家公务员,极大地调动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