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丝峡镇紧紧围绕“醉美金丝峡”的发展定位,积极开展创5A级旅游景区和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工作,通过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广泛宣传、完善设施、开展集中连片环境治理和绿色廊道建设等工作,使全镇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观,真正做到了为一江清水供津京“除尘添彩”。
成立了三个站所,做到环境卫生“有人管”。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333”长效管理机制,2013年至2015年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城建所,2014年相继成立了环保站、环治办、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专职办公人员,对街道乱占、乱搭、乱建进行严格管理,对各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实行半年通报、年度考评排名。对各村保洁员进行定期考核、兑现奖惩。同时,还设立公开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卫生问题。
建立三支队伍,做到环境卫生“有人清”。按照500人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在全镇配备了48名保洁员,特别是对集镇和18公里旅游专线两侧及农家乐实行垃圾上门收集,实现环境卫生不留死角。镇上雇佣两名专职司机,配备两辆垃圾钩臂车,对镇区和小河沿线垃圾实行按时清运。各村聘用兼职司机10名负责丹江沿线垃圾收集屋清运。聘请14名村组兼职干部,负责辖区环境卫生巡查、设施维护和红白喜事的监管工作。
强化三项措施做到环境治理有成效。今年以来,金丝峡镇围绕金丝峡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大对小河流域农家乐和商业步行街彩钢棚乱搭乱建的查处力度,强化“拆、清、治”三项工作措施。集中拆除沿线猪圈、旱厕165个,彩钢棚5000平米,临时建筑7处;清理门前三堆1万多立方,广告牌匾50处,占道经营40户;治理河道11公里,建人工湿地两处,小河沿线发生了巨大变化。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投入环保资金895万元,投资300万元在小河及丹江沿线栽植绿化苗木、景观竹、果树等,180万元在饮用水源保护及安全用水工程上,155万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上,160万在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及垃圾填埋场建设工程上,100万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上。配备专业清运司机2人,保洁员48人,共建垃圾池30个,发放户用垃圾桶600个、果皮箱202个、垃圾收集屋21个、运输车辆2辆、密闭式垃圾箱28个、环保公厕9所,这些设施的投入使全镇农村环境状况得到了极大大改善。
金丝峡镇镇长郑祎春告诉记者,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全镇各村(社区)实际情况,镇上将太子坪社区作为环境综合整治典型示范村,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镇干部和社区干部对农户逐一进行入户宣讲和入户规劝,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村民观念的转变,捡拾河道垃圾,进一步明确每一个农户搞好自己周围的环境,做到心中有数,真正通过村干部的亲身带动,进一步加深群众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认识的重要性。(胡荣荣 崔海飞 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