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按照“责权明确、协调一致、高效运转、长效监管”的思路,狠抓组织责任、质量信用、应急处置、检验监测和联动执法“五大体系建设”,有效解决监管工作中的困难和难题。
狠抓责任体系建设。整合工商、卫生、农业、质检等主要食品监管部门的内设和镇村机构,明确各级、各环节监管职责和权限,建立县、镇、村三级食品安全联席会议、案件办理、信息报告、事故通报、宣传培训、统计、协调、考核等机制,规范案件举报、受理、立案、检查、合议、处理等执法程序,有效防止越权、缺位和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发生,形成了覆盖全县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狠抓信用体系建设。各级监管职能部门分别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四个环节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与涉食企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建设管理数据库。通过一户一档进行分类、分级、分等评估,完善企业失信举报机制和诚信评价办法,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健全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和相应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队伍,加大对重点企业巡查力度和频次,对严重失信企业依法查处,推动企业创建规范诚信市场品牌。
狠抓应急体系建设。在县、镇(办)两级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专家库,组建县、镇、村三级应急管理网络和应急队伍,聘任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专家10名。制定柞水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健全应急工作制度,完善应急处置各项保障措施。每年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举办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全县连续14年未发生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狠抓检测体系建设。统筹整合各有关部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资源,预算专项检测经费,配齐检验工作人员,配备日常巡查必需的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开展食用农产品、水产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服务各环节基本品种快速检测。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7523个样品,合格率99.6%;“瘦肉精”检测106批次,检出率为零;抽检水产品样本14个,合格率100%;生活饮用水检测合格率100%;餐饮具集中消毒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各环节抽检覆盖率达到65%以上。
狠抓执法体系建设。县食安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同打击重点时段、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及环节的各种违法生产加工经营行为;加强程序执法衔接,监管部门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督查督办、联合办案、线索通报、法律咨询、信息共享、涉案物品检验和处置、案件研判等工作制度,从严从重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检查农资经营户56家次,农作物种子23万公斤,排查动物养殖场(户)268家次,取缔无证照食杂店、小摊点37户,查获过期、变质、伪劣等不合格食品123种次1700余公斤,查结食品案件4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