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管理”,“责任田”里比贡献;“广场问政”,根治作风顽疾;“五项制度”,深化为民服务;“四建”模式,提升非公党建;“互联网+”,联通流动党员;“三创三优”,激发工作活力。这是商南县在探索党建工作中,创新推出的党建六大“品牌”,如今,这党建六大“品牌”已成为全县工作的有力抓手。
商南县委书记刘春茂认为:“如何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有效性,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今年以来,我们立足从严治党的新常态,紧紧围绕落实商洛市委提出的‘五个五’党建任务,不断创新思路、培育亮点、争创特色,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商南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有力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
“清单管理”抓实党建责任
商南县将党建责任制落实作为提升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根据不同党组织书记职责,年初率先推行了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制度,促使各级党组织书记聚焦主业勇担责、“责任田”里比贡献。
“以党建责任清单为抓手,结合‘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工程、村两委换届等具体工作,将党建融入到角角落落,让每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明确,让每个党员干部肩上有担子,激发党员干部新干劲,助推镇域经济发展,用实事解决如何抓党建的问题,用实在成效体现党建领航作用……”商南县金丝峡镇镇党委书记宋林宏说。商南县紧扣“定、亮、查、考”四个环节,全力将党建责任清单制度抓实抓好。
精准定“单”明目标。将党委“五个主体责任”细化分解为5类32个小项,结合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工作薄弱环节,研究确定责任清单,做到责任人、责任项目、责任内容、方法措施、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六个明确”。2015年,全县共制定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487份。
公开亮“单”强监督。按照年初各党委书记上报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县委组织部和县直机关工委审核、县委审定、县“两网两台一报”公布、印发党代表并做出履职承诺的程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着力形成书记带头抓、社会齐参与、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党建工作格局。
对标查“单”传压力。建立“周有记录”、“月有督查”、“季有交流”“三有”工作机制,采取定期不定期和随机固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级党组织书记“清单”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传导压力,激励党建工作责任主体你追我赶、互比互赛,有效管控“清单”落实时间节点、质量效益。县委书记刘春茂亲自带队督查清单落实情况6次,下发通报3次、整改通知57条。
严格考“单”促实效。健全党建“清单”落实情况工作述职和约谈、函询、通报等机制,严格接受普通党员、党代表质询评议,问责问效和目标考核,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究,今年共约谈各级党组织书记11人次。目前,各级党组织书记累计完成责任清单销号1204条,启动党建创新项目34项,建成党建示范点41个。
“广场问政”根治作风顽疾
商南县在总结以往“广场问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在广度、深度、形式、力度上实现“四个突破”,问政实效大大提升。
突出扩面,在问政广度上实现新突破。10月12日下午举行的“广场问政”,问政对象直接为包括商南县县长崔华锋及8位副县长在内的县政府班子,参加问政的有在家的县级领导、各镇书记、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中省市媒体记者,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至此,商南县“广场问政”已实现了县级领导班子、县直部门、镇、村各层面问政“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