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在问政深度上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结合县委、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大力开展专题问政、主题问政,推动重点工作、重点问题、重点项目顺利完成。今年县级第三场“广场问政”,以棚改工作为专题,广大群众就补偿款兑现、回迁房建设及物业管理、拆迁户就业等方面踊跃提问,共提出17个问题,县政府领导都一一认真解答,切实消除了群众心中的疑虑,对商南西街棚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突出便民,在问政形式上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商南县将“广场问政”与人大代表视察、政协委员咨询相结合,加快了“广场问政”法制化、规范化进程。按照“方便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原则,进一步灵活问政形式,在镇村广泛开展“庭院问政”、“田间地头问政”、“校园问政”等形式的问政活动,扩大了活动覆盖面,提高了群众参与率,增强了活动影响力,镇村开展问政106场次。
突出效果,在问政实效上实现新突破。将广场问政活动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对问政工作落实不力、群众测评不满意的药监局、科技局、司法局等12个部门单位开展了“二次”问政。全面推行挂牌销号和白色跟办、蓝色催办、黄色督办、红色查办“四色”督办制度,同时按照整改时限将整改结果分批定期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评判,今年“广场问政”群众反映的902个问题已全部解决到位。
“五项制度”深化为民服务
商南县把落实民事代办、当日接访、去向公示、民情日记、挂牌上岗“五项制度”作为加强镇(办)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始终保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紧抓不放。
在镇办统一制作了月汇总公开栏,每月对先进、后进干部进行公开亮相,倒逼镇办干部将“五项制度”落实融入思想、融入行动、形成习惯。县上建立“一把手”责任落实、现场集中调阅、“四线”立体督查、组工干部包抓责任区“四大机制”,先后开展观摩评比2次、明查暗访4次、检查指导10次,下发通报2次,对落实“五项制度”不力的3名镇党委书记进行了警示提醒约谈。
清油河镇汇编优秀民情日记范例印发到干部手中,试马镇利用“周一夜校大讲堂”载体,每周交流一篇民情日记,每月对民情日记进行分类统计、分类管理、分类应用,把民情日记作为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青山镇和湘河镇积极拓宽民事代办渠道,在对群众到便民服务大厅提出的办理事项进行积极办理的同时,干部深入基层工作时主动了解群众的诉求,提供代理服务。城关街道办不仅保证信访当日接访,并创新建立了“有理大家评”平台,确保了每件信访案件都限期办结。城关街道办二道河村一村民曾赴京赴省上访5年,在解决这个信访积案时,街道办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官进行现场听证,仅两个小时就彻底解决了问题。金丝峡镇在落实当日接访制度时,建立视频通话系统,群众在镇上接访大厅可以直接通过视频向县级领导反映诉求。
“群众对我们基层组织及干部的评价如何,不在你有多么有钱,多么会说,而是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急需、急盼,实实在在为他们办一件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那么群众就会拥护你、配合你,你就会在村上、组上树起威信,群众就会尊重你。”湘河镇党委书记田忠文在民情日记感悟中这样记写到。
截至目前,商南县各镇办共收集民情问题2871条,已办结2773条;民事办理4646件,其中代办1856件;当日接访834人次、办结信访问题315个,交办328个。“五项制度”在商南县10个镇(办)得到刚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