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商南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人社工作呈现出十大亮点。
一是探索出创业就业新模式。坚持以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为抓手,聘请知名专家,高端规划,把孵化基地同“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电商示范县建设、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进行“一体规划布局,一体打造提升,一体推进创建”,探索出“四加(政府+企业+市场+创业者)四动(政府推动、主体运动、市场牵动、创业带动)”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模式。目前,建成全市首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县级创业基地10个。
二是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依托县工业园区、创业基地和电商平台,在全市建起了首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创“基地+e店+实体”的大学生创业新模式,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16个,带动就业300余人,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市人才工作示范点”。
三是选聘了2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任职。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交流平台,创新大学生就业形式,选聘了2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任经理(厂长)助理,为其解决人事档案、职称评定、养老保险等问题,在享受企业同等待遇的同时,县财政补贴每年每人1万元,连续补贴3年,有效缓解了企业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2015年,为已选聘到企业任职的51名大学生发放就业补贴51万元。
四是灵活形式抓创业宣传。举办了首届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业活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被《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通过在电视台开设“创业之窗”栏目,定期播发创业新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宣传片,滚动播出创业宣传标语。在县城主要地段的大屏幕、街道灯箱广告、路灯杆广告、公交车体、出租车LED显示屏等设置或播放创建创业型城市内容的标语或广告,编印《创业风采录》和创业宣传画册等,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是建成了商南县创业就业展览馆。投资2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创业就业展览馆,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成立了创客服务中心,将县创建办、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集中在展览馆办公,整合人社、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资源,为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实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人力资源引进、融资服务、补贴发放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六是创新服务一体化管理水平。强力推进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创建活动,不断优化各项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提升窗口服务“软实力”。在经办大厅设立地税征收窗口,并安装银行poss机,在全市率先推行养老、地税、农行联合办公、一站式征收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服务新模式,有效解决了群众参保缴费“跑路多、耗时长”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在就业和社保大厅每个窗口安装了服务评价器,现场接受办事群众评议,并将服务评价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定期汇总、分析、奖惩,提升了经办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