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赵晓翔)“小病躺,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做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过去曾流传于洛南农村的顺口溜。如今,这些顺口溜变成了“有病及时看,住院不用怕,合作医疗能保驾”、“小病村里看,大病不出县,预防在一线”。这些顺口溜的变迁,真实反映了该县农民就医的变化。
近年来,洛南县为破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积极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该县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免费“宫颈癌”筛查、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等项目,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确保群众平时少生病。
该县先后投入9276万元,进行县医院住院楼、中医院综合楼、25个镇卫生院及445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加大人才、设备配备,培训医务人员4346人次,配备2724万元大型设备223台。现在已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群众得病有处看。
为了减轻群众看病的药费负担,该县在全县所有镇村医疗机构实行药品“三统一”管理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同时加大医疗费用控制,建立有效控费指标,严查超费医务人员,确保群众看病少花钱。他们积极推行新农合制度,将新农合财政配套标准提高到每人250元,将镇级报销比例提高到85%,个人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增加白血病、先心和老年人义齿修复合疗报销项目,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及白内障复明工程,实现群众看病能报销。
医疗条件好了,群众看病不再难了,不再贵了。现在,该县农民又编起了新的顺口溜:“平时得病少,患病不用跑,花费特别小,而且能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