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山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治安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853”工程(用3年时间,建成8张骨架网、5项支撑机制)安排部署,全力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截止目前,共投入1400余万元,完成公安综合指挥大厅、城区视频监控、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和巡防体系建设,初步实现了视频监控、巡逻防控、边界查控、实有人口管理的无缝对接,极大地压缩了犯罪活动空间,提高了社会安全感。
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程列为全县“平安建设”的重点工程,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财政、公安、城建、电力、通讯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853”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山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和《山阳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抽调精兵强将多次前往郑州、洛阳、西安等地调研考察,确定按照“全省先进、全市一流”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确保工程适度超前,技术领先。
二是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建设目标,结合山阳实际,确定了治安防控体系“12385”总体架构。即围绕一个目标(全省先进、全市一流),划分两种区域(农村、城镇),打造三个平台(方便快捷的报警平台、快速高效的处警平台、多警联动的卡口平台),密织8张网络(街面巡逻防控、城乡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区域边界查控、实有人口管理,治安阵地控制、虚拟社会管控),形成5项支撑机制(信息化预警、实战化勤务、扁平化指挥、责任化组织、长效化保障)。
三是创新建设模式。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和技术难题,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次调研,参照发达地区建设经验,按照“企业投资、政府租赁、公安使用”的模式,公开对外招标,择优选定由山阳移动分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建成集应急联动指挥、“119、110、122”三台合一、公共视频调度为一体综合指挥大厅;由山阳电信分公司投资600余万元、200余万元,建设城区视频监控系统(261个视频点、2个监控中心)和城区交通信号指挥系统(5个红绿灯指挥系统、13个危险路段红满黄指示灯);城区各重点单位、金融机构、学校和住宅小区内部视频系统正在加紧建设。农村各行政村警务室、治保会、调委会、群防群治组织已基本建成,实现了防控全覆盖。
四是探索信息化警务。充分发挥已形成的防控资源,加大各警种、各系统资源共享和整合力度,大力推行“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两见警”巡防模式,购置流动性巡逻车7辆,组建城区巡防队伍30余人,在城区和重点镇设立7个治安卡点,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公安专业力量和派出所为骨干,群防群治组织为补充,信息化警务为支撑,防范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能力为重点的“信息灵敏、反应迅速、防控严密、打击精准”的信息化警务格局。止10月底,全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60起,侦破159起,侦破率99.37%;受理治安案件340起,查结340起,查结率为100%;抓获网上逃犯33名。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