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陆秀赟)柞水药监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探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多措并举确保了半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稳定。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安全生产导小组,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股室、队负责人,监管股室与监管对象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工作网络格局。
二、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会议制度。局领导小组坚持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各股室、稽查队每月不少于一次分析、研究、总结和部署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根据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单位的安全侧重点,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经营自查和重点抽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督促隐患整改;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在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全天24小时安排值班,在安排值班的同时,落实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
三是细化工作措施。各监管股室与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确定了目标,并督促所有生产经营单位按照《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注重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被监管相对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时机开展了以《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教育活动,通过发传单、设立咨询台等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2000多份,举办培训16场次,接受群众咨询2300多人次。
五是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县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等部门对县区内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或单位,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六是强化食药监管。开展了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药品、春季药品器械大检查、打假除黑等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02人次,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51家次,共快鉴药品150批次,监督抽样药品70批次,抽样器械4批次,向异地药监局(含市局)发函协查药品3起,已回复1起,协查外地核查本县生产企业药品7起,协查处假药1起2种。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件, 立案7起,当场处罚10起,移交公安机关处理1起,罚没款6524.00元。查处假劣药品14种次,8407瓶(袋、帖),44.3kg,货值金额5692.80元,不合格器械3种次,1091套(支、只),货值金额775.50元;取缔无证经营2户,责令经营企业限期整改2家,警告1家,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非法行医用药“黑诊所”4家;与公安机关协作,打掉一从事地下假药生产销售黑窝点,有效净化了药械市场。配送企业已为16乡镇卫生院和120个卫生室配送药品325.97万元,抽验基本药物30批次。收缴违法广告宣传材料1500份,上报ADR报告27份,培训相关医务人员160人次,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152人次。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鲜肉及肉制品、学校食堂营养餐等专项整治和假冒保健食品专项检查,加大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日常监管等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059余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47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起4起,罚款2000元,发放宣传材料1200余份,发出《餐饮服务监督意见书》28份,责令限期整改1家;严格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已受理餐饮服务行政许可申请225余起,完成现场核查201家,开展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检测165户,抽检样品1850份,合格率92%,颁发餐饮服务许可证201家;为县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现场全程监管8人次,出车38台次,派驻监管员61人次,保障了2800人的饮食安全。为全年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