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吉文艳 左 京)柿子是我市传统的土特产之一,以其绵软、甘甜、多汁的口感深受市民喜爱。由于柿子难摘、难运输、难存放,新鲜的柿子难以远销,在我市的市场上也鲜见大规模的买卖柿子,导致柿子虽然量大质优但却卖不上价。来自山西运城的小伙子卢红军看准了在商洛受“冷遇”的柿子,将柿子低价从农民手中买回,再运到南方以高价售出,不仅自己挣了钱,还为农民朋友增加了收入,更使商洛柿子出现在南方市民的餐桌上。
11月4日,在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冀村村头,记者看到一筐筐码放整齐的柿子摆满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面的柿子个个红彤彤发亮,盛柿子的筐子也是用报纸和塑料薄膜细心包裹好的,院子显眼的地方竖着“大量收购柿子”的牌子。这一农户大量收购柿子做什么,为什么要包装得如此细心?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入里屋一探究竟。进到屋里,只见堂屋里散落着一堆堆收来的柿子,有两名妇女正坐在旁边挑拣柿子。原来,这家屋子被来自山西运城的小伙子卢红军租来作为收柿子的据点。卢红军告诉记者,他来冀村收柿子已经有5年时间了,这里的柿子品种好,可以长途运输,收购价也相对低廉,因此每年都来这里收柿子再拉到浙江一带出售。房屋的主人、同时也是给卢红军打工的冀小红说:“我们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有的人还有柿子园,大都是祖辈老人留下的,结的柿子都是火罐柿子和瓜干柿子,卢师没来前除了各家夹点柿子自己吃和送人外,基本没人夹柿子,现在知道柿子能卖钱乡亲也都肯花工夫了。”同村的刘建平夹了一大树的柿子,足足有五六百斤,按收购价一斤7毛算,这一树的柿子能为他带来至少400元钱的收入。冀村二组的王树堂今年夹了近1000斤柿子,卢红军当场兑现700块钱。村民们都说,希望卢红军这样的客商以后能多来,这样村里的柿子就有出路了。
据了解,卢红军以每斤7毛钱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柿子,再通过物流运往浙江嘉兴一带,以每斤1.7—1.8元的价钱批发给当地的商贩,零售价至少在2元钱左右。“我们在冀村周边共设了5个点,但还是急忙收不上来,得等两三天凑够量才能拉一回。”卢红军说,冀村靠近312国道和沪陕高速,交通很方便,不到24小时便可将柿子运输到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