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孙传卿 明晓东)每当夜幕初临,数年前还是庄稼地的商南塘坝新区,华灯绽放,鼓乐齐鸣,鹿城居民,阖家出动,扭大秧歌,跳健身舞,高潮之时,秧歌队、舞蹈队的队员数以千计。徜徉于大街小巷,漫步于花前月下,尽感城市繁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滨河公园长廊、塘坝文化广场,散步观景游人如鲫,老幼相携,情侣依偎,温馨、幸福溢于言表。“县上把最好的地盘拿出来建成百亩群众文化广场,这是对市民的尊重,对民生的重视”。天天锻炼的“奶奶乐”艺术团团长阮文英发自肺腑感叹道。
以城市美感提升人民幸福感,以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增强发展软实力。“人”字当头,成为商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新趋势。
梯度发展:激活新型城镇化内在潜力
新型城镇化寄托着人民的新期待与新希望,新型城镇化是城市发展转型、旧城改造步伐加快的推手。它给商南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对于城市未来发展,商南县将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思路,以建设“花园城市、特色集镇、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高端规划,加大建设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发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综合效应,研究制定支持副中心城市、集镇组团和重点镇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公共服务、优化保障体系、改进户籍制度为重点,优先改善城镇教育、卫生、养老及水、电、气等条件。
围绕建设“绿色、水韵、不夜、健康、文化”“五个商南”和推进“富水-县城-试马-清油河”一体化目标,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按照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的建设规划,大力实施“四大片区”提升工程、“四条大道”延伸工程和“精细管理”提质工程,加快气象站片区、塘坝片区、锦园山水、第二水厂、县城供气等项目建设,启动县城东西南门户区、下东岗和西街棚户区改造、北环大道二期、“七沟一河”治理、南新街改造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经常性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场秩序、建筑秩序和交通秩序“五大综合整治”活动,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按照“建筑风格特色化、服务体系公共化、环境建设功能化、基础设施景观化、人居环境生态化”“30年超前、50年不落后”的要求,抢抓陕南移民搬迁政策机遇,将小城镇建设规划同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结合起来。实行“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发展模式,在拉大框架、完善配套、推进上楼、壮大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富水省级重点镇、清油河陕南百强镇、试马“三位一体”示范镇投入,强力推进富水、试马、赵川、过风楼、金丝峡五大移民搬迁重点镇建设,奋力打造“充满魅力、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特色“江南小镇”。力争到2015年城区面积扩展到15平方公里,再通过5到10年努力,使城市人口达到15至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统筹城乡:让市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商南县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积极破解资金难题,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增加农民劳务收入,认真落实结构性税费减免政策,吸纳更多农民进城落户,参与城市商贸经济建设。
该县成立城投公司,继续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吸引县外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同时创新城市经营理念,采取招牌挂形式出让重点地段以地聚财,采取BT等形式盘活土地资产,聚集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探索建立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社区管理组织,建立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配套的公共服务转接机制,让进城农民及时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增强进城居民“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