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不同时代建筑艺术的二郎庙

农业产业观光园里莲叶何田
商洛日报(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唐淑君 左 京)徒步在位于丹凤县棣花镇的陕西秦岭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里,忽而一处繁花似锦,忽而一处又荷叶田田,美不胜收。道路两旁,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园林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园林技师们用精巧的心思,让这个新见雏形的观光园美景如云。过亭而去,清风街的牌楼赫然入目。这条因著名作家贾平凹而扬名千里的街道,虽然正在整修,但老屋与新屋做伴,却也未失古朴味道。棣花,唐朝时期乃商于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沧海桑田,这个曾经的小驿站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万多人口的城镇。历史上的宋金分界线、古老的亭台楼阁为棣花覆上了神秘的面纱,现代的崭新城镇、农业产业园又为其增添了灵动与活力。
关于棣花的传说
关于“棣花”地名由来,在民间有两个美丽的传说。一说,古时在棣花河对面有一个寺院叫法性寺,王母娘娘来到人间时,把头上的一个簪子寄放在寺院里,“棣花”就是寄那个簪花;另一说是棣花当地的山上盛产一种花,名为棠棣花,这个棣是同音字。传说无从考证,但是景色怡人、民风淳朴的小镇棣花,确如它饱含着美好希冀的名字一样动人。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从小生活在这个安静的小镇上,这里有他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他追忆小时候在家乡的生活时讲到:“这儿在古时候为什么叫棣花?因为当时在棣花河对面有一个寺院叫法性寺,我记得小时候,镇和塔还在,后面涨水冲毁后就没有了。后来寺院就搬到了街上,河的北边,我小时候就在这个寺院里教室读过书。听当地传说,因为当地有八景,二龙戏珠有两个泉,棣花是个小盆地,入口和出口河流进来都转圈,猛的看起来就没有一个出口。水在那里转了个圈,它正好一半是水田,一半是旱地。所以说那个地方在原来年代粮食产量不是很多,但是啥都有,水涝都能收,天旱了,它一半是水田,天涝了,它一半是旱田。而且那个地方,古道上棣花在拳脚武术上是特别兴盛的。”
作家提到的“棣花八景”,详细说来,分别是:昙花胜迹、古塔参天、怪石志异、松云藏月、二龙拱桥、南山飞瀑、圣庙神修、魁楼映瑞。据棣花镇上的老人讲,早年间,从西街看山崖下面,有个半圆像个月亮。那里面全都是黑松林,好像是月牙藏到树林了一样,所以称为松中藏月。棣花镇的北面还有一个是摞摞石,摞摞石即两块石头落在一块,摇起来还会动,但是它永远不会掉下来;南边有个大瀑布,传说那个地方是出天子的地方。
相望两座古庙宇
走进二郎庙的院子,一群木匠工人正在忙碌地加工木料,电锯声有些吵杂。穿过一个小花园,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两座静谧的庙宇,中间以一根石柱为界,西边是二郎庙,东边是关帝庙。护庙宇的李甲寅老人向记者介绍,二郎庙修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是陕西省现存的唯一一座金代建筑,融金、汉艺术于一体。由于金代历史短暂,遗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很少,全国只有三座具有金代建筑风格的庙宇,其他两座在山西省,所以就更加珍贵。李甲寅老人告诉记者:“二郎庙里原来供奉的是‘二郎神’李二郎,他是秦朝李冰的次子,因为治水有功而传颂于后世。到了明、清时期,受《封神演义》《西游记》《劈山救母》等作品影响,改李二郎为杨二郎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