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看来,这两种建筑风格的庙宇,西边的二郎庙周围有台阶,三间庙堂,是砖木结构的,庙顶为歇山转角式,顶部有五脊四坡,用五彩琉璃瓦覆面,廊檐斗拱呈矛头形。庙的挑檐、斗拱等形式为研究金代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而位于东边的关帝庙,建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是仿二郎庙造型而建的,兼有唐代的建筑风格。与二郎庙所不同的是,其正脊所雕刻的二龙戏珠,用翠绿色琉璃瓦覆顶,拱斗呈象鼻子形或马蹄形,工艺显得比较精细,体现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李甲寅老人讲道,在二郎庙与关帝庙中间立的这一根石柱,就是当年金、宋两国的界碑。右侧为南宋国,左侧为大金国。据记载,金国侵略南宋到龙驹寨后,遇到这里的南宋将士奋力抵抗,久战不分胜负,当朝宰相秦桧力主求和,便割商给金,金国为了立标志界,按照喇嘛寺的造型,融合汉人建筑艺术,建成了棣花街二郎庙。
据史料记载,二郎庙不仅是历史文物,而且还是珍贵的革命文物。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红二十五军的先遣部队曾在此驻扎,分别在二郎庙和关帝庙相对的墙壁上写了“为创建陕西苏维埃政权而战”“建立陕西苏维埃政府”等标语。1992年,二郎庙被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载入了《全国名胜词典》。
秦头楚尾第一镇
“棣花我老觉得是秦头楚尾的第一镇!”贾平凹在谈及自己的故乡棣花时,难掩那份自豪。“在我小时候,当时丹江水还特别大,船都能撑到我家门前的河畔。我记得我小时候到丹凤县城,河面上经常有船。在我觉得商于古道,我记得最清晰是从棣花到龙驹寨,就是三十四里吧,十五公里这一截川道,东西特别多。我小时候那条路叫官路,实际上就是从古时候传下来叫官路,当时把丹江河叫州河,经常我们就去州河玩。”
唐朝时期,朝廷在棣花设立驿站,本来是为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所用。但作为当时东南往来的唯一路途,棣花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汇集过历史上无数的大人物,也促使其经贸往来的发达。早年间的棣花并不叫镇,而叫街。能称之为街的地方,当年棣花车水马龙、往来贸易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曾留有“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名作棣华来早晚,自题诗后属杨家。”的诗句。公元820年诗人返京途中宿于棣花驿,听说杨八也曾在此处住宿,并题写过梦见兄弟的诗,便推测大概是由于这个邮亭的名字叫棣花吧,因为在《诗经》中就有“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诗句。棣花的民间文化氛围在时光的画轴间越积越深厚。
如今,走在小镇棣花的街道上,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新民居正拔地而起。虽然已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但是侧墙上留有“吉”字形透风窗的传统仍然没有变,这是棣花人祈盼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美好愿望的恒久寄托。据了解,目前已经启动实施的棣花文化旅游区,位于丹凤城西15公里,占地70公顷,总投资7亿元。该项目将以棣花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为依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融入《秦腔》等贾平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元素,运用现代建筑艺术,还原棣花街原始的村落建筑风格。另外,该项目还将重点建设游客服务区、宋金商业街区、清风街游览区、贾塬村游览区、二郎庙游览区、作家村和百亩荷塘景观区等七大功能区。同时,法性寺、魁星楼、戏楼和娘娘庙等历史人文景观将恢复重建。曾经繁华的古驿道棣花,紧握新的历史契机,再次散发其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