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百万正在清点赶回圈里的羊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余 婷)在洛南县洛河源头,古城镇草店村五组的闫百万商海失利后,回乡养羊,成了名副其实的山上牧羊人。
辛苦的牧羊生活
记者见到闫百万时他正乐呵呵地赶着羊群往回走,路上不时有村民跟他打招呼。五六十只羊个个膘肥肉厚,毛色洁白干净,一边悠闲的走着一边不时的啃啃路边的草。今年60岁的闫百万右胳膊三级残疾,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右手不能干活,便干起了养羊的营生,记者看到他吃饭时筷子都是用右手掌心攥着。
2009年他从集镇上买来三只母羊开始了自己的养羊生涯,随后他一边买进一边卖出,同时让母羊繁殖小羊,年收入一两万元,羊群不断扩大,到目前羊群已扩大到一百五六十只。
饲养牲口是个辛苦活,起早贪黑又脏又累,也不像种庄稼还有个农闲的时候,羊儿顿顿都要吃,不论晴天还是雨雪天。闫百万告诉记者,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6点钟准时把羊赶到离家两里多路的谢底村山坡上,中午11点前后回家吃饭,一部分羊会跟着回来,跑得远的羊就留在山上。吃完饭后给不能上山的羊割上几捆草就到三四点钟,再把跟回来的羊赶到山上待到七八点钟天黑时分,才把所有的羊赶回圈里。平日里打扫羊圈、赶羊下河洗澡、照顾分娩的母羊和小羊。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里的农活也都落在老伴身上。
现如今,闫百万的两个儿子已成家,他以前做生意欠的外债还的也所剩无几。他说现在的政策比起过去,那是太好了,村上给了他低保,去年省、县残联来家里看了他养羊的情况后给他资助了2000元钱。当记者要留他联系方式时,他赶忙让老伴帮忙查找。老伴说他不记自己手机号码,不想再联系过去生意上的朋友、伙伴了。他说自己现在的生活安静而充实,过段时间羊群再大点他就雇个残疾人帮忙放羊。
掘金成为闫百万
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身上大都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出生于1954年的闫百万是土生土长的古城镇草店村人,朴实的父亲给他起了闫百万这个名字,希望他长大后能够过上好日子。后来,闫百万果真曾经身家百万,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好日子还是过上了,自己现在也很知足。
1971年3月,20多岁的闫百万和同乡参加了襄渝铁路安康段修建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受伤,致使右胳膊粉碎性骨折造成三级残疾。
1987年前后,在家务农的闫百万正值壮年,看到农村物质困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没有个头,就有了改变这种生活面貌的大胆想法。他从洛南县的古城、寺坡、三要等镇召集了一批农民工前往盛产黄金的河南省灵宝市掘金,他手底下的农民工最多的时候达60余人。到了灵宝市最初下苦力背矿石,一段时间后对金矿开采有了一些经验,便从豫灵公办处买了一个开采洞口,采挖金矿石。闫百万告诉记者,他是1993年离开灵宝市的,从1987年到1993年的6年期间,黄金市场价格稳定,有好几年年收入都在二三百万左右。草店村的许多80后都记得幼时有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隔三岔五便会开进村子。这辆车子的主人闫百万,赢得了邻里们的赞许与艳慕。
商海失意回起点
离开灵宝市后他回到了洛南县,洛南有丰富的钼矿和金矿,他凭借自己开采金矿的经验,依然选择金矿,便在寺尔金矿承包了采矿口。然而这一次没有以前那么好运气,他所采挖的矿石不好,不是不含黄金就是品位低。“看矿好不好要把矿石送给专家化验,时间长了我自己也有了鉴定的方法,就是把矿石压得粉碎,有金子就能看见压成的金片,从金片的多少来确定他的品位。”他说,他把在河南赚的钱全投进去了,付清工人工资后还欠了不少外债,随即便退出了掘金的队伍。1997年前后跟朋友合伙开发河南省新郑市皇帝园,工程在招商引资时引的是港资,港商撤资,资金链断裂,他和朋友先期宣传筹备工作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这次的失利使他损失了十几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