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马泽平)又到秋忙季节,记者驱车沿307省道发现,沿途不时有农民在田地里燃烧包谷秸秆,到处烟雾缭绕,焦糊的烟味肆意飘荡……近年来,我市秸秆禁烧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一些地区违规焚烧秸秆现象仍屡禁不止,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火灾。农民为何仍然习惯于将秸秆一烧了之,大力推广先进的秸秆返田和回收利用究竟难在哪里?
秸秆返田 说来容易推行难
“这包谷秆以前是我们农民的宝贝,如今成了废物,只有在田地烧掉。”10月10日,居住在307省道旁的柞水县肖台村一组的老孙满面烟尘,说出的话语里都弥漫着一股烟灰味。60多岁的他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话语里对秸秆浸透着难舍感情。“十年前,玉米秆、小麦秆都是农民手中的香饽饽,一年四季做饭取暖,要用那些秸秆引火,家畜冬天要靠它们来垫圈取暖,喂牛需要它们做饲料。”老孙说,他记忆最深的是,十几年前家里穷买不起化肥,用秸秆在猪圈和牛圈沤的肥种地,玉米棒子长得好大,有钱人家都羡慕。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已经没有人喂牛了,喂猪的也很少,小家庭里大部分都用电做饭、烧水,柴火用的少,这东西自然就成了废物了。“前几年上面也组织让我们把秸秆返田做肥料,来改善土壤,我们试了几年行不通,包谷秆一截截进了土后短时间腐烂不了。”
采访当日,距肖台不远的金口村四组,村民老王也在田地里用玉米秸秆“烧荒”。他告诉记者,把玉米秆铺在地里烧荒是最实惠的。“这样烧,不仅能烧死地面上的虫子,还能给地里增加肥料。包谷秆卖吧没人要,把它们运到家里做柴火还没地方放,现在农村都建得好,院子里哪有地方?”老孙说,他们响应过上面的号召,把秸秆粉碎返田种地,但是沙地秸秆不容易烂,还弄得玉米、小麦种子不能和土地充分结合出不了苗,老百姓再也不信上面的那套了。
焚烧秸秆 农民不信危害大
记者在农村和老百姓聊天发现,提到焚烧秸秆危害大,容易引起火灾或污染环境,不少群众都不理解。“你们城里人,看到农村烧秸秆就说污染环境,碰到阴霾天,就说和烧秸秆有关,那田里烧秸秆产生的烟子和灶房里的烟子有啥区别,如果污染环境的话,上百年来,我们这样过的,没见这山里环境变得多差。”老孙周围的群众纷纷说。他们都不相信,做饭、取暖、秸秆烧荒又作为肥料,施到田里,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没怎么把环境毁了。
在镇安县柴坪镇松柏村老马的包谷地里,记者看到,快腐烂的秸秆碎末均匀地铺在上面。老马介绍,要不是今年上半年焚烧秸秆差点引发大火,他还打算在田地里烧秸秆。“以前秸秆还有人买去喂牛,现在没人要大部分都烧了,上半年我烧小麦秸秆时差点把整座山都烧了,得亏邻居们帮忙。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也不在地里烧秸秆了。”老马说,他只好在田地边建了个沤粪池,今年包谷没收成,他就早早把包谷秆粉碎分批倒进沤粪池里腐烂后做绿肥用。提起秸秆焚烧危害大,他说村民都觉得焚烧秸秆能施肥呢。
据了解,秸秆焚烧危害很大,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个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并且,秸秆焚烧、容易引起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镇安县农业局农艺师王世恩介绍,焚烧秸秆,还严重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成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