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部门重点从公路通行安全保障、路政治超、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局属单位安全等方面加强管理。着力抓好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强化长大桥隧安全运营管理,进一步落实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继续强化交通运输在建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加强重点时段安全保障,强化预防控制,切实做好春运、“十一”等重点时段以及汛期和冰冻雨雪、寒潮大风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在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严把三关,做好一监督。切实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管理,督查企业有效发挥监控平台作用,加强GPS系统动态监管,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种违章行为。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坚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从严审查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资质和条件。严格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加快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力度,先后对洛南-西安、商州-山阳、镇安-西安等线路进行公司化改造,实现了规模化、公司化经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深入开展营运车辆排查整治,特别是把超长线路客车、通村客运车辆和危货运输车辆作为重点对象予以监管,督促企业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逐车落实监管人员责任,落实源头管理措施;严把从业人员资格关。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资格培训,严格考核发证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汽车客运站场监督管理。调整充实驻站运政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全面督促落实出站车辆例检、报班、检查登记等各项制度,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放行谁负责,杜绝“三品”上车、出站超员和病车上路运营。继续开展“安全带——生命带”工程,严格执行客车零时至5时停车落地休息和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在三级以下山区道路运行的规定,对长途客车实行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控,确保客车运行安全。
海事管理部门加强水路运输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对船员、船舶、水上漂流伐具、航道、渡口、码头和重点库区的安全监管,经常深入景区、水运企业、渡口、码头等地点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水上交通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及保障措施,督促水运企业贯彻落实《陕西省水上漂流安全管理办法》。
质监部门加强对交通工程建设单位及施工现场管理,督促各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机械安全性能等情况监督检查,严格实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工作流程规范作业,确保施工安全。
排查安全隐患 构建平安交通
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对于安全管理不能防微杜渐,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大事故。为了将事故苗头灭绝于萌芽状态,市交通运输局全年多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
为了确保客运运输安全,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农村客运,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对线路许可、车辆维护与检测、从业人员教育和车辆运行管理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治。加强了车辆二级维护管理,严格按作业项目进行维护保养,严禁只收费,不做保,或随意减少保养内容;加强从业人员教育管理,加强GPS动态监管,严禁“三品”上车,严禁车辆带病上路,严禁车辆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对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一律予以停运整改;督促客运企业合理调整长途客运班车的发车班次,避免夜间零时至5时运行,对确实难以避免的,严格落实夜间零时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并实行跟班监控;对现有8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线路及车辆逐条逐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准许继续运营,不符合的立即进行停运整改,待完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运营;不再新审批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线路和新的卧铺客车;深入排查农村客运线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严格查处,督促整改;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无证、无资质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危险化学品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对于危险品运输,市交通运输局更是加大管控力度,不断规范运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