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中,重点排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资格证持有情况、车辆技术维护与检测情况,车辆紧急情况下切断装置的落实情况等。严格查处危险货物托运人未依法将危险货物委托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车辆)承运危险货物的行为;严格查处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者运输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超出许可承运的危险货物类别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等非法营运行为;严格查处无从业资格证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行为;对所有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要求必须在2014年底前装紧急切断装置,自2015年1月1日起,没有加装紧急切断装置且无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罐车,年审一律不予通过,并注销其道路运输证。
在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采取分级、分行业、分区域检查与市上督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深化关键领域隐患排查为重点,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对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重点部位、重点时段、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对公路安全设施缺失、错位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安全隐患,进行了综合整治;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列出清单,实行“零容忍”,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对于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要实行挂牌督办,强化跟踪督导;对于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措施意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统计,全年系统内集中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7次,出动检查人员400余人次,检查道路、水运企业、客运站场、施工工地130家次,农村公路隧道12条、3544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10条、2830.2延米,营运客车534辆,船舶55艘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60余项。
加强应急建设 提升应急能力
注意基层人员应急能力培养,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平台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应急管理工作主动性;加强动态管理。创新应急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注重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强化信息沟通。加强了与气象、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互通信息,提早防范,确保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和谐、稳定。
开展“星级创建” 提升服务品质
为了提升我市城市客运新形象,树立城市新名片,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区城市客运市场开展了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规范经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星级服务创建”活动,不断强化行业日常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驾驶员守法经营、安全行车、文明服务,行业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把准入关。严格落实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服务监督卡管理制度,所有出租车驾驶员持证持卡上岗,做到人车卡相符,未取得从业资格证、未办理服务监督卡者一律不得驾驶出租车从事经营活动。目前,出租车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9%以上、服务监督卡安装率达到100%。
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出租车重点检查车身内外有无破损、乱贴乱挂、车内有无乱放杂物、车辆内外是否干净卫生、服务设施是否齐全完好、营运证件是否齐全,从业人员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等问题。公交车重点治理车容车貌、车辆营运标识不齐全,运行中不按站点停靠“招手停”、不按时发车、随意停班、车辆运行中不关车门等问题,及时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对严重违规屡教不改的出租车驾驶员,实行带车停运学习,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