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天,机关的同年兵绝大部分都被选派去汽车团学习驾驶、修理技术,万记也动了去学开车的念想,但领导找他谈话,让他留下来接替给养员兼保管的工作。万记担心自己的文化底子太薄,害怕承担不了这项工作,有负领导重托。领导说:“你写几个字我看看。”万记写了“艰苦奋斗”4个字,领导看了说:“你能行,而且一定能干好。”在领导的鼓励下,万记愉快地走上了给养员岗位。
这是姜万记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学习的机会愈来愈多了,接触的人的层次也高了,工作从不懂到精通,越干越出色。之后,领导又让他承担机关干部灶、接待灶的采购任务和给养库房保管工作。那时候买菜没车,全凭自行车驮。部队驻地在铁门关路,有一段大上坡的土路,一二百公斤重的肉、菜,装在3个大麻袋里,他常常推着上坡。南疆四季有别于北疆,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呵气成霜,那种冷一般人难于承受。这期间,万记还受领了接待战区首长工作检查,以及西部军事演习等重大后勤保障任务。由于姜万记能吃苦,又会干、能干,各项工作都完成得比较出色,当年荣立三等功一次。
1987年初,姜万记被组织选派参加部队司务长培训班学习,但因为他文化程度不高,错失了一次提干的机会。姜万记并不受此影响,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工作热情,部队领导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年7月又选派他去西安饭庄学习烹调技术。历时半年的专业技术深造,姜万记终不负部队首长的一片苦心,烹饪技术达到了国家三级厨师水平。
学习结业,姜万记被任命为机关干部灶炊事班长。他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不骄不躁,充分发挥自身技能,想方设法改善伙食质量,狠抓卫生管理,使炊事班的各项工作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全班战士,利用业余时间养猪、种菜、腌制小菜,极大地丰富了机关干部的伙食品种。炊事班的战士们跟着他钻研专业技能,个个烹调技术都有不同的提高,并在分部腌制小菜比赛中获一等奖。期间,他还曾多次去乌鲁木齐学习烹调技术,在自治区饮服行业专业技能考试中,一举获得国家一级烹调师证书,并且参与接待过中央军委领导迟浩田、张万年等首长的任务,兰州军区、新疆军区等诸多将军对他多有褒奖。
后来,因工作需要,姜万记被调到陆军273医院工作,筹建医院小灶,负责医院接待和领导就餐,并担任厨师长。他努力提高技能,强化自身修养,丰富工作经验,使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又有了质的飞跃,并考取了国家特级厨师证书,获得了高级厨师职称。在273医院50年院庆时,他参与了医院邀请的全军医疗卫生系统各大医院首长的接待工作。西部军事演习时,他又承担了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师级以上首长及诸多将军的就餐任务。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根据院领导的指示和要求,万记精心组织,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得到了各级首长的一致好评。
1996年分部机关和273医院联合组建生活服务中心,姜万记再次被领导指定负责服务中心招待灶的相关工作,仍出任厨师长。在31分部承办的全军军械工作现场会上,姜万记奉命组织分部所属部队优秀厨师、服务员30多人为会议提供餐饮服务,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多年来姜万记为部队培养了10多名等级厨师,荣立三等功一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将中国的餐饮理念发扬光大
1998年,姜万记响应军委裁军的号召,报名要求转业并被批准。部队领导征询他的意见,是回到山清水秀的故乡,还是继续留在环境艰苦的边疆继续为人民服务?姜万记很干脆地表示:愿意留在边疆,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于是,姜万记被分配到巴州电力公司火电厂,成了一名电力工人。公司领导见到万记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经过考察,我们知道你在部队的情况,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技术也精湛,所以特意选派你去火电厂工作,目的是改变700多人的职工生活。巴州地区用电大部分是靠火电厂发电,厂区离市区比较远,职工生活质量还很差,特别是单身职工多,有些不安心工作,需要你这样的人去改善职工伙食,提高饭菜质量。职工吃好了,有了家的感觉,才能安心踏实地工作,才能保证发电安全,平稳供电。”姜万记毫不犹豫地立下军令状:“请领导放心,我保证把职工生活搞上去,决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