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步蟾今年已经77岁了,身体患有风湿、脑梗塞、高血压、白内障等疾病,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住他为电力人歌唱的脚步。去年11月底,在医院住院的陈步蟾看到《商洛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讲述商洛供电公司板桥供电所员工帮助群众致富的文章后,夜不能寐,深深为供电所所长张巴曹等同志立足本职、心系山区群众的事迹所感染和打动,便翻身下床,借助放大镜,趴在床上写下了2000多字的陕西快书《供电所为农民架金桥》。
陈步蟾参加工作后,一直在经济和金融系统工作,深知电力的发展对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性,也亲眼目睹了商洛电力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无到有,再到今天家家户户因为有了充沛、稳定的电力供应,过上了幸福的电气化生活。电力的飞速发展,让商洛山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陈步蟾深深地感到,电力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群众安居乐业的“发动机”,就像空气、粮食一样让人离不开。而其背后,则承载着电力人付出的太多的牺牲和奉献。
陈步蟾说,今后他还要继续采访和挖掘电力人的先进事迹,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来歌颂、赞美电力人。他还和商洛供电公司宣传部门联系,列出了一个计划,要在有生之年为商洛供电公司10多名先进人物和单位创作诗歌和快书,同时,还要出一本描写电力人的诗歌集,让更多的人走近电力员工,了解电力行业,让大家一起来热爱电力职工,保护电力设施,为促进商洛电力事业发展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