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走访山阳裁缝街

走访山阳裁缝街

2015-03-30 09:37:03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肖 云 见习记者 陈 琛)现如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服装令人眼花缭乱,你自然会觉得以前很吃香的裁缝店就少人问津了。然而记者近日在在山阳县城的西城壕,却看到有很多裁缝铺子,这些铺子的店面大多很小,一台缝纫机、一张裁剪桌、一些针头线脑,就能占满整个房间,门口再摆上一个不甚起眼的招牌:裁缝铺。不长的小街,从头走到尾,这样的小裁缝铺就有十几家之多,所以称它为裁缝街应该名副其实了。
  在一个约6平方米的简陋门面里,59岁的藩玉正低头忙着改一件衣服。藩玉边干活边告诉记者,她以前是在乡镇干计生工作的,那个年代计生工作可是个苦差事,不仅天天下乡,还经常遭到老百姓的唾弃,艰苦的工作环境、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藩玉有了改行的念头。1985年,她离开工作单位,在裁缝学校学了4个月的手艺,就办起了裁缝铺。当时,她的店面开在县中医院附近,那里人来人往的,生意还不错,还可以顺带照看孩子,生活安逸了许多。藩玉回忆称,最忙的时候在腊月,一年到头了,再穷的人都会给自己和家人做件新衣裳,犒劳这一年的辛苦付出。那个年代,男人流行中山装,女人流行穿西装,小孩多是做花棉袄,一天平均就有二三十个人来做衣服,忙时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还得请帮工,虽然忙,但收入还不错。后来,开裁缝铺的人越来越多,卖衣服的店面也在增加,她的生意被冲淡了许多,现在,她接的都是一些缝纽扣、裁裤边之类的活,偶尔也有人来做裤子,但这些人要么是老年人,要么就是身材特殊,在市面上买不到合适衣服的人。他说做一条裤子20块钱,算是单笔生意挣得最多的,其他的小缝小补只收几块钱,一年除去4000多块钱的房租水电费,剩下的就没多少了。她虽然年纪大了,胳膊也经常酸疼,但为了生活,她还得坚持开着店。藩玉说,如果不改行,她每个月也应该有一份稳定的退休工资,当初那个决定,不知是对是错。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宁江英,老家在山阳县杨地镇,17岁时,镇上来了一个裁缝老师,教学裁缝,因为裁缝手艺在当时很流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大人们都觉得这是个好行当,就鼓励她报了名。宁江英说,她两个月学成回到村里,村里人知道她学了裁缝,就放心地把衣服、布料拿到家里请她做,乡亲们的信任,是对她最大的鼓励,她的手艺也慢慢地得到了提升。1993年,她来到县城,在东门口租了房子,正式办起了裁缝铺。“在乡下做一条裤子8毛钱,到了城里,是2块半到3块钱左右,比在乡下挣钱多。”宁江英说,那时由于自己的手艺好,基本天天都有活做,忙的时候,客人送来的布料或是要裁剪的衣服一堆一堆码在桌上,一个周都做不好,有时为了赶工,她会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然而到2005年前后,卖衣服的商铺像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开了起来,网上淘宝也开始盛行,曾经前途光明的裁缝行业走起了下坡路。“现在的人流行在网上买衣服,有时候买大了或者买小了,就到我这儿改一下,真正来做衣服的基本上没有。”说得这里,宁江英的神情有些落寞,曾经,她是这里数一数二的好裁缝,一块布料在她手里一转身就是一身合体漂亮的衣服。而今,她拿手的技术已经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只能做一些不需要多少创新内容的简单活。但宁江英很快宽慰自己说,虽然不做衣服了,但改衣服的活增加了,生意也还不错。

  • 相关阅读
  • 百年葛藤花开半面坡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杨 鑫)近期,有热心读者电话反映,柞水县红岩寺镇张家坪村发现一棵树龄有两百多年的古葛藤,从山脚直到山顶近300米,开花的时候能遮住半面山坡,看到这棵古藤的人都觉得很神奇。...

    时间:03-30
  • 深山里的春耕图

    山乡之春 ——摄于山阳县法官镇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王 墨)时值春耕大忙时节,劳务输出大县山阳县的广大农村,呈现出一幅幅别样的繁忙景象。在地里劳作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妇女,虽然...

    时间:03-30
  • 活跃在农村的传统手工豆腐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柯鑫 张瑜)在商南农村,有“人生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之说,的确,做豆腐是一项琐碎繁杂的技术活。首先要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用笊篱淘掉碎石和杂物,再...

    时间:03-30
  • 龙山庙会

    祭拜祈福赶会途中说书助兴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郭夏季 樊菊荣)“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二,是个吉祥如意的好日子。   这一天,在洛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龙山的山顶上,...

    时间:03-30
  • 从山村走出的巧木匠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肖 云 孟如意)在旧时的柞水县凤凰古镇,曾有“嫁个木匠郎,穿衣吃饭不用忙”的俗语,木匠活也成为当年小伙子们抢着去学的手艺。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木匠铺逐渐消失,...

    时间:03-30
  • 丰河村民有了文化广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绍有)初春的傍晚,镇安县米粮镇丰河村文化广场上人潮涌动,在丝丝凉意中,村民们尽情的扭着、跳着、嬉戏着,热闹非凡。   以前,丰河村没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村上开展活动需要去...

    时间:03-30
  • 镇安搭建平台服务企业用工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陈风军 王 善)今年以来,镇安通过搭建三大平台,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强化招聘服务,搭建资源聚集平台。针对企业的急聘需求,开展“春风行动&rdqu...

    时间:03-30
  • 柞水强化成品油市场监管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德林 杨喜贵)柞水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通过开展“四查”切实把好“四关”,不断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查经营资质,把...

    时间:03-30
  • 镇安优化作风服务百姓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显根 家虎 风军)“如今,干部带着胸牌上班,公示栏里公开去向,服务大厅公布为民代办事项……一看就晓得他是谁、管的啥,办事很方便。”米粮镇丰河村支书王帮玺深...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