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移民搬迁中大部分的搬迁对象是生态涵养区的移民户,生态移民搬迁极大地减少了对生态涵养区水源、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且每户搬迁以后可以实现退耕5亩左右,增加林地10亩左右,又进一步促进了对水源的保护;如此推算,5年之内全面实现生态涵养区的移民户搬迁之后,全县将增加30万亩左右的林地。
为保障群众搬迁后安全舒适的生活,水务部门投资4923万元,新建护岸河堤7318米,综合治理河道长11.1km;环保部门建设了生态移民点的污水处理厂,增加沿岸河道的植被覆盖率,小区排放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社区实行物业化管理,统一摆放垃圾桶,落实专职保洁员,广场、舞台、健身设备等一应俱全。
同时,镇安还规划建设了云镇花园中小企业孵化园、农业生态园、科技生态茶园等为中小企业搭建创业平台,就近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的8栋厂房全部投入使用,解决了700多人的就业问题,已有美云刺绣、中药材加工、山野菜综合加工、松籽核桃仁食品加工、五味子食醋等多家绿色无污染企业落户,吸纳百余名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
牛背梁山泉直接喝
在位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柞水县干佑河源水利风景区,记者团沿着干佑河源,走进牛背梁,近距离感受潭溪瀑布、峡谷风光、石林景观,体验干佑河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柞水在开展水环境开发、保护、生态治理、封山育林、移民搬迁等方面的工作。
张玲玲是牛背梁景区的一名导游,她从小生活在牛背梁下。2009年,随着牛背梁景区的开发,他们家从牛背梁下移民搬迁4公里左右。在她的印象里,5年前,牛背梁天成的自然风光虽然美丽,却未经开发,那时候交通不便,村民们住的比较分散,晚上六七点以后路上几乎都没什么人了,感觉很冷清甚至是荒芜;而且村民们大多数住土木结构的房子,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每逢下雨,路上总是泥泞不堪。现在随着景区各项设施建设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被吸引到牛背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陶醉在牛背梁多样、独特的景观时,当地村民总是倍感自豪。现在的晚上,村民们经常能看见有游客在路边散步,有时在景区广场唱歌跳舞,为村庄注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发展的机遇。张玲玲所在的朱家湾村处在牛背梁下,大多数村民自己开办农家乐或者经营地方土特产,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村里的房子现在最低都是两层半的楼房。
张玲玲说,“村里人几乎家家都办的农家乐,就在河里打井供水,经常能见到有游客直接捧起河里的水喝;另一方面,门前的河水是我们自己生活的水源,也是柞水县城的重要水源地,村民们都很自觉地保护水源,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处理垃圾都会想想是否会影响到河里的水。”
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
在山阳县金川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记者们走进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生产车间,了解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和污水处理措施。
作为全国皂素企业的龙头,金川封幸公司推行清洁生产,主要以黄姜为原料生产水解物、皂素、淀粉、母液、纤维素等产品,公司采取“公司+科技+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建立黄姜订单药源基地10个,发展黄姜20多万亩,使当地及周边有6万多户农民实现增收5亿元。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世界最先进的设备,环保专项投资3000多万元,将煤、电、水、油、酸的消耗量降低到50%以下,主要污染物COD减排90%以上,节约洗涤用水90%,产品由单一的皂素延伸为水解物、淀粉、皂素、纤维素下游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中国环境科学院工程师窦广玉介绍,金川封幸采用的清洁生产工艺,一方面把淀粉先分离出来使废水中的COD大幅减排;第二点就是酸碱废酸液的一个循环利用,大幅度降低酸的用量和残酸的排放量,进一步循环利用酸;用机械化洗剂方式,大量降低水的消耗,整体降低酸耗、水耗及COD的产生量。解决了黄姜加工环境污染问题,为全国黄姜皂素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