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左 京

在山阳县荣军院里,张山怀老人和前来看望他的商洛军分区年轻战士交谈。

在山阳县荣军院里,张山怀老人和前来看望他的商洛军分区年轻战士交谈。
“再过两天,我就要到宝鸡那边去疗养了,一直催着去呢。”身在山阳县荣军休养院的张山怀老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面前这位今年农历2月刚度过自己95岁生日的老人,经历丰富。在国民党部队参加过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期间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完成作战任务。而老人一生最可圈可点的,便是第一批进入朝鲜战场,4次负伤,顽强战斗。如今儿孙满堂的张山怀老人对于这个他曾经抛头颅、洒热血换得珍贵和平的新中国,感情极其深厚,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那时候从朝鲜战场上回来,那么艰难,国家把咱都运回来了。现在国家富裕了,这儿叫那儿叫去疗养,这个来看望那个来看望,柜子里衣服几十身,都穿不完。”
打敌人不能后退
张山怀的老家,在山阳县户家垣下高山村。1943年刚满23岁的他,同山阳县600多名老乡一起,被国民党拉壮丁,经安康、河南等地到达湖北老河口。“在老河口,我被分到国民党的一个独立营。”1944年,张山怀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对日作战,此后的七八年间,打仗一直是他生活的主题。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当时部队对抗日本侵略的细节,张山怀已经说不清了。但一些战争的零碎情景仍时时像放电影一般在他脑海中浮现。“那时候我们打仗挖土壕,几十里路全是战壕,边沿只比我们高一点点,一打枪,土就全到人头上了。”张山怀回忆说,“枪打得厉害得很,不一会儿树就没有叶子了。街道上,死人一个挨一个,一里多路,房子都被烧了。”
虽然被拉壮丁时并不心甘情愿当兵,但是面对日军残暴的侵略,张山怀和大多数战友一样,拼尽全力抵抗,保卫同胞。而面对当逃兵的人,血性的军人极其鄙视。“叫你打敌人哩,你不能往后退。只要有逃跑的人,部队上赶上了就打,用粗竹棍朝屁股上打。”张山怀讲道。
张山怀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期间因为表现英勇,他还曾立过一个一等功。奖牌早已经找不到了,张山怀老人也早已不记得那奖牌是什么样子,但是接受日本投降时的激动心情他永远不会忘记:“我们赢了!各种枪炮、弹药、武器、衣服,还有我们俘虏的日本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山怀被编入郑州警备司令部警卫团。
有五星红旗的帽子
张山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一直在河南。“那时候大家都讨论说老蒋跟毛主席和谈,想着这下就天下太平了。谁知道老蒋还是要打仗,战士们没有人想打内战。”张山怀说,他随国民党的部队从河南撤到南京、过武汉,到湖北宜昌,在那儿住了半年,然后又到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到了1947年,共产党和国民党谁好谁坏,大家心里都明镜一样。有一天晚上,我们部队的头头对大家说到湖北去阅兵呀。大家心里都明白,盼到正式起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