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战地勤务兵

战地勤务兵

2015-08-18 09:06:0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作为亲身经历过的人,中条山战役给牛付得老人留下的痛苦记忆恐怕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难以感同身受的。“隔着黄河,步枪都没有用,全是飞机大炮,韩城过来的山上都被打得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了。”牛付得老人对记者讲道,“我最难过的一天,就是刘医生夫妻两个的尸体被抬回来的时候。听前线下来的人说,刘医生他们在前方抢救病人,被日本的炮弹炸死在窑洞里了。”老人的孙子韦正水说,这么多年老人常常提起这件事,可以猜想牛付得老人对那位战地医生的深厚感情,也可见战争留给人的伤痛。
  回归故里辛勤度日
  如今告别战争与繁重体力劳动的老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面对着小院里的奇花异草、藤藤蔓蔓晒太阳。但据老人的孙子韦正水讲,老人回乡的过程也充满了艰辛坎坷。
  “听我爷讲,抗日战争结束了以后,他跟部队到了咸阳三原县。1946年5月,看到国民党已经在和共产党的军队开战,不想打内战的他和一些战友从国民党部队逃跑出来,准备回乡。”韦正水说。牛付得老人描述,回乡的路途,一路上岔路口很多,他是一路问人要着饭回家的,“有人家的地方,就求人家问能不能歇一晚,没有人的地方就住野外。”牛付得老人直感慨那些日子“命难活”。
  回到家乡后,贫穷的牛付得一直没能娶上妻子,成家立业。人到中年时,入赘到一户丈夫不幸去世的农妇家里,这位农妇就是韦正水的奶奶。牛付得帮助妻子照顾一家人,将儿孙们拉扯长大。虽然是继爷爷,但是韦正水一家与牛付得的感情十分深厚。“前两年我们住在山上,来个人想看望我爷,下雨天都没办法上去。去年我在这山下买了这几间房子,把我爷也接着住在一起。”
  韦正水有一双儿女,小的已经10岁了。“以前有媳妇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我可以出去打工,但前年媳妇遭了车祸不在了,一家子老老小小,我只能留在家里照顾。”韦正水告诉记者,他有点园艺的手艺,平时在家里种植些奇异花草卖钱,“一家人虽然艰难,但是住在一起很开心。我爷那些年打核桃、采毛栗子那么难地把我们养大,现在我教育娃娃们都要孝敬他。”
 

  • 相关阅读
  • 花园式移民小区

    文/图 记者 左 京走在美丽的王山底村移民小区街道上,感受田园诗般的享受。  夏日里沿着清凉的河道,缓缓进入商州区沙河子镇的明星村庄王山底村,一排排白瓷装饰的新房戴着俏皮的“红帽子”,与对面河畔...

    时间:08-18
  • 上山采药

    文/图 记者 王 涛打山货每天能卖百十元钱,成了炎炎夏季袁汉友最开心的事情。在山林里辛苦了一天,扛着沉甸甸的山货,脸上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商洛之地多峻...

    时间:08-18
  • 商洛市市境内发现麻核桃资源

    文/图 王根宪 茹远明麻核桃母树母树周边核桃楸结果情况  近日,我们根据有关线索,赴山阳县高坝店镇寺沟村对核桃资源进行了调查。在山阳县鹘岭西段北坡的密林中发现了两株麻核桃树,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市无麻核桃记载...

    时间:08-18
  • 两栖农民

    文/图 记者 汪锳 左京今年3月,镇安举行首场返乡农民工招聘会,2200余名农民工入场登记,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杨波说,自己之所以能在这行业站稳脚跟,且有不菲收入,离不开这门过硬的手艺。韩勇智干活认真细致,在业...

    时间:08-18
  • 过风楼镇成立“理事会”治理“脏乱差”

      本报讯 (董明华 邓 凯)近年来,商南县过风楼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积极探索实施“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度,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差”现象,形...

    时间:08-18
  • 中山村的喜乐事

      记者 马泽平 通讯员 吴履山   架电修桥、整村路、解决贫困孩子上学……,近日,提起柞水县杏坪中山村的变化,村支书侯忠孝掰着指头细数着村里的喜乐事。   “我们中山村是一个三沟两凹四...

    时间:08-18
  • 柞水为“两参人员”补缴养老保险

      本报讯 (宋 涛 党营章)“真是好政策啊!我很快就可以领到‘保命钱’了……晚年的生活算是有保障了……”,位于石镇街道的柞水县政务大厅内,退伍老兵王老伯抑制不住...

    时间:08-18
  • 社会各界看望慰问党敬卫遗属

      本报讯 (记者 吉文艳 王 倩 肖 云)8月14日,陕西省客家联谊会、商洛市侨联、市侨商会及商州区侨联来到商州区北宽坪镇广东坪村,向见义勇为英雄党敬卫的家人送去三万多元爱心捐款,落水儿童父母也前往恩人的家乡,...

    时间:08-18
  • 洛南创新移民搬迁新机制

      ——洛南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移民篇   2011年以来,陕西省大规模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在十年时间内搬迁240万贫困群众。按照规划,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国家级贫困县——商...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