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让给哥哥后,丁钊回了一趟家,他见父母年龄已大,身体越来越不好,就决心回到家乡谋生。他买了几台小型挖掘机,在家乡附近接一些活,除了能赚取生活费,还能照顾父母。如今,他的挖掘机还在大荆镇的租住屋门前停着,生意已经大不如以前,很长时间都不发动一次。
虽然从18岁起,丁钊就离开了武术学校。但这么多年,他从未放弃对功夫的练习。即使在西安打工期间,他每天也是四五点起床,悄悄练上一段时间,才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天早晚,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练习功夫一天都不能间隔,否则一生都会练不好。”丁钊说。
现在,他每天早上4:10起床,跑步6公里到附近的清明山上练习,早晚各两个小时,每一个动作他都要坚持600余次,他所练的功夫已被镇附近多人知晓。在我市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仪式上,他还展示了自己的独门绝技——铁砂掌、隔山打牛、钢枪刺喉等。现场,他将6片瓦放于胳膊下,用约为30多公斤的石杵子砸在胳膊上,6页瓦全部粉碎,他的胳膊依然完好未损,引发群众一阵惊叹。
丁钊说,这么多年他已抽空拜访了40多位师傅,他不仅不会丢失自己以前所学,还要通过日常的练习更加巩固这些功夫,以期有机会传授他人。
善良如他
丁钊还有个爱好就是绘画和书法,每天除过练习功夫外,他还要花上3个小时练习书法和绘画。“白天的时间不能耽误,要挣钱养家,晚上的时间极其珍贵,要练功夫,还要练习书法绘画,每天只能睡4个多小时。”丁钊说。
丁钊的书法和绘画虽是自学,但其笔法刚劲有力,绘画也是栩栩如生。那是去年清明节,他受朋友相邀,去附近清明山上烧香拜佛。那天他刚从工地回来,衣服又破又脏,没来得及换就来到了山上。他听到看管寺庙的人谈论,原本庙里的柱子上刻有一条龙,极其生动,经过多年岁月的涤荡,如今已参差不齐,早已不见其样子了,几次想找人来修,但就是没有钱。丁钊听后,毛遂自荐,说愿意无偿修补。对方一看丁钊的“寒酸”样,质疑其是否有真才实学,便让他在地上先画一条龙试试。只见少许时间过后,丁钊已画好,对方大加赞赏,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时间,丁钊大多都是在山上度过。
丁钊是一个热心人。孩子在大荆镇小学念书,他经常帮学校义务干活,即使家里再缺钱,他也不收一分钱回报。去年6月份,丁钊路过西安钟楼,因为两个女大学生不小心将一个路过的黑人脚踩了,几个一起的黑人试图找寻女学生的麻烦,一直堵着不让离开。丁钊见状,立即上前劝解,对方却试图打他,身怀功夫的丁钊并没有因此动手,还是好言相劝,最后他替两个学生出钱赔偿,才以此了事。“学生娃都没有钱,事情发生了,也不能靠力气解决,只能劝解,人总是以和为贵的。”丁钊说。
丁钊还是一个善良的人。2013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当时他在商州城里一个小摊前吃米线,正吃时,一个衣着破旧的老太婆来到了摊前,看了又看,并怯怯地问老板,她只有1块5毛钱,是否能给她做一碗米线。老板听后拒绝了,而丁钊叫住了老太婆,请她吃了米线,他还怕她吃不够,在周围买了几个包子给她。吃完饭后,丁钊硬是塞给了老太婆20元钱,即使他身上当时总共只有30多元钱,回家坐车要花费8元,付完米线钱就所剩无几。“我做的都是应该的。”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将丁钊身上的品质全部展现出来。
采访结束时,丁钊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借媒体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让国外的人知道中国有这样的功夫,商洛有会这样功夫的人。他还希望有愿意学功夫者,与他联系,他愿意倾囊相授。“未来,我还准备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虽然现在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我一直在行动的路上。我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要让全世界人了解中国功夫。”丁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