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南安庆移民带来的别样风情

商南安庆移民带来的别样风情

2015-11-23 09:08:1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过风楼八里坡的张氏民居,建于清末。

过风楼八里坡的张氏民居,建于清末。

过风楼水沟村的叶氏宗祠,建于清末。

过风楼水沟村的叶氏宗祠,建于清末。

  商南的历史文化,可分为前后两段。明代之前,属于古道文化,无论是古代诗文作品或是历史文化遗存,都和商于古道有密切关系;明代之后,南方大量移民涌入,人口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形成了以移民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移民历史、方言特点、民歌旋律和戏剧种类等方面做些探讨,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商南自古有“小太湖”之称
  众所周知,商南是个移民地区,大部分家族为明代洪武年间从山西大槐树和清代乾隆年间从安庆、江西、湖北、河南等地迁来,这些移民中以安庆移民最多。以富水、城关和试马为例,人口众多的家族都是安庆太湖、潜山、怀宁、宿松等地的清代移民后裔。他们的迁商始祖或一担两筐、或兄弟结伴、或拖家带小来到商南择地而居,繁衍生息,经过一代又一代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而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还始终保持着原来的特点,口耳相因,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以移民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商南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由南至北兴起了一股续修家谱热潮。商南各地绝大多数移民家族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到安庆、湖北、江西等地寻根认祖,续修家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商南县共续修家谱190多部。这些家谱可能不是商南县全部姓氏和家族,但肯定包括了商南县绝大部分姓氏和家族,就人口比例而言,应该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在这190多个家族家谱中,包含114个姓氏,同姓不同修的家谱70多个。这些移民的始祖分别来源于安徽、湖北、江西、山西、河南等省。其中,安庆移民65个姓氏,109个家族,湖北移民31个家族,江西移民11个家族,山西移民19个家族。安庆移民姓氏占全县姓氏的57%,家族占全县家族的60%。在安庆移民中,太湖移民52个家族,潜山移民20个家族(潜山1936年分出岳西县,潜山移民中包括岳西移民),宿松移民14个家族,怀宁移民11个家族,桐城移民9个家族,望江移民2个家族,庐江移民1个家族,还有个别家族是六安移民,太湖移民占整个安庆移民家族48%。商南县地方志记载:“商南县有小太湖之称。”由此分析,当时的编修地方志人员曾在民间做过详细调查,这一说法符合移民史实。对于每个家族而言,人口数量和居住地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一些变化,而其家族渊源关系绝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家谱是每个家族血缘关系的真实记录,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家谱在记录家族历史时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的一些重要事件,可补充史料之不足,是同国史、地方志同等重要的文献资料。
  无论是安庆、湖北、江西、山西、河南移民,其移民始祖迁居商南时,必定操着原来的方言,秉持已有的生活习惯,在新的居住地繁衍劳作。在同当地居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借鉴,潜移默化,逐步形成了一种既有自身方言和习俗特点,又融合了别种方言和生活习俗的新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具有商南地域特征的方言和民俗。

  • 相关阅读
  • 泡酸菜

    文图 杨 鑫   立冬刚过,商州区麻街镇的张大妈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将自家地里种的莲花白,一背篓一背篓的背回家,再一个一个的切成丝,清洗,准备为家人泡制冬季里一个重要的菜品——酸菜。   满满一...

    时间:11-23
  • 最后的小炉匠

    文/图 郭夏季 郭夏锋 樊菊荣焊 接换锅底配钥匙  小炉匠,是我们农村过去常见的一门手艺人,是农耕时代农村中的“能人”,能焊接、修理、配制,能捣腾,好像时不时还能来个出其不意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

    时间:11-23
  • 山阳发现珍奇猪肉石

      本报讯 (高军军 黄 博)“发财了,发财了,我发财了。”近日,山阳县高坝店镇的桑福禄盯着刚发现的几块猪肉石,高兴地说。   据悉,猪肉石是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是在地质运动过...

    时间:11-23
  • 柞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本报讯 (赵万斌)11月16日,柞水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工程培训班在县行政学校开班,113人参加培训。   这次培训为期三天,由县人社局和行政学校共同举办,采取集中辅导形式进行,邀请西安市委党校教...

    时间:11-23
  • 商州5青年西安打工遇“老赖”

      本报讯 (记者 董 楠)近日,商州区夜村镇5名90后青年再次到西安的打工饭店讨要工资,结果店名已换,欠薪“老赖”老板联系不上,无果而归。   今年5月份,商州区夜村镇90后小青年张焦、苏杰、汪磊、孔...

    时间:11-23
  • 民警上门免费为患病村民办证

      本报讯 (方鸣 功立)日前,山阳县公安局创新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群众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赢得群众“点赞”。   11月初,治安大队户籍民警在进行人口信息网上排查比...

    时间:11-23
  • 过风楼镇评选“孝老爱亲模范”

      本报讯 (董明华 王 雷)近日,商南县过风楼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依此引导全镇广大家庭弘扬以德治家、文明立家、以爱暖家、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号召家庭成员自觉履行法定...

    时间:11-23
  • 大桑园村变美了

      本报讯 (刘文丹 韩发平)地处丹江峡谷地带的丹凤县竹林关镇大桑园村,近两年来面貌大变,产业兴起来了,村容村貌美观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新潮起来。许多村民说: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县社保局的精准包扶功不可没!...

    时间:11-23
  • 一位税官与一个流浪汉的情缘

      江其有 方由朝   “慢些慢些,不要磕到棺木惊动老纪了,我替老纪谢谢大家!”这是近日在丹凤县武关镇南坡上,身材魁梧、面色黧黑,年过半百的丹凤县地税局第二税务所管理员惠国民,在忙前忙后指挥着...

    时间:1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