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谭显根 陈风军 李 敏 陈梓梁

患病前的姜欢,阳光、美丽、活泼、可爱。

姜欢练习书法

镇安县四大班子领导看望姜欢
她是瘦弱的,瘦弱的令人怜惜。她又是坚毅的,沉静的眼眸在夜色中煜煜生辉。在过去的19年时间里,她用自己的一行行文字温暖着无数人冰冷的心灵,她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守着美丽的精神家园。19年来,她与病魔抗争,与命运抗争,用病残蜷曲的手指书写出了一条别样的人生路。她是新时代残疾青年的榜样,张海迪式好青年姜欢。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向姜欢学习,称她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典范,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姜欢生命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不仅让人留下感动的泪水,更是新时期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一代,浮躁之气盛行,抱怨社会、埋怨出身、自暴自弃者大有人在。读读姜欢的故事,反思自己的处境,我们更应该积极面对每天的新生活,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身边的亲朋好友,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每一步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抱着感恩的心,体悟身边的爱,生命是如此珍贵,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享受生命的每一刻,使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
对于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虽然报答不了,却深深感念。我没有理由拒绝生命,生活少不了风霜雨雪的吹打,但如果有足够的快乐和坚强去抵挡,再多的磨砺也灰暗不了人生。因为人的心灵是风雨侵蚀不到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愿意,每一个人的心幕上每一天都可以呈现出这样的风景——天蓝、草碧、云淡、风清。这是姜欢在自己日记本扉页上写下的人生格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青春梦想
这个在黑夜中用一支笔寂寞前行的女子叫姜欢,是镇安县一位与病魔和命运抗争19年的人。姜欢1976年3月出生在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庙坡村一户普通人家,父亲是乡农技站干部,母亲是当地一位朴实秀丽的山村妇女。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亲拉扯着姊妹六人,日子虽然艰辛,但一家人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然而厄运却突然降临,在姜欢两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不幸使一家人跌入了绝望悲伤的深渊。还记不清母亲的模样,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姜欢是在父亲和姐姐们的呵护下,带着对母亲永远的眷念长大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姜欢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她要用知识构筑自己遥远而真切的梦想,用优秀的成绩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1992年,姜欢考入陕西省水利学校,1996年完成学业,被分配到镇安县云盖寺镇水保站工作。面对崭新的未来,她绽放着如花的笑脸。
1997年的春天,天空总是飘洒着惆怅的春雨。20岁的姜欢喜欢阅读席慕蓉的诗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开始。”伤感的诗句,莫名的向往,无所适从的闲愁。整个春天姜欢沉浸在青春的期待、渴望和困惑中,丝毫没有感觉到病魔正悄悄走近她。她不时地感到头昏、头痛、恶心,这种症状持续加重,她的眼睛开始出现间歇性的模糊不清。1997年6月,在家人的陪同下,姜欢在西京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人骇然,她被确诊患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颅脑凹陷症,这种病的发病率全世界仅有十万分之一,而且必须马上进行脑部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一瞬间,天塌地陷,青春的梦幻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