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洛出了个新时代的张海迪

商洛出了个新时代的张海迪

2015-11-26 09:08:1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力量支撑的幸福人生
  晨光微露,姜欢在保姆的搀扶下,迈着颤巍巍的脚步,在通往县城北面绣屏公园的小路上艰难地行走着。每走一步她都要使尽全身的力气,踉踉跄跄,她瘦弱的双腿几乎支撑不了不足30公斤的身躯。但姜欢内心是幸福的,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走来。19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数不清的疼痛、悲伤,甚至绝望,她在生活中彻悟到生命的本质: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奇迹是在厄运中诞生的。在姜欢的生活中,每天必读书、必写作、必走路锻炼;在姜欢的诗文里,她歌唱生命、青春和爱情,她用最纯朴的心、最率真的情、最动人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达心声。
  春天里,姜欢养了一盆花叶常青藤,放在屋子的阳台上。小巧的叶子,绿色的叶片上点缀着状若花边的黄色圆点。微风吹动,长长的藤儿轻轻摇曳。据说常青藤是四季常绿的植物,不开花。但不知为什么,姜欢总是希望她的常青藤有一天会开花。抱着这个美丽的愿望,她一天天耐心地等待着。一个人的理想可能多得胜过了天上的星星,可所有的理想都必须有一种肥料,那就是爱与希望。姜欢相信,只要有爱,只要永远怀抱希望,她的常青藤就一定不会枯萎,一定会绿意盎然,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没有什么比生命还要珍贵,经历19年疾病缠身的姜欢,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她在《快乐地活着》中说:“生命简单地如同一杯白开水。我知道,在我的生命册上,我是根本做不到什么辉煌与显赫,但我平实地对待每一天,我以我的热忱和坦然来面对自己这孱弱的生命。”镇安栗乡诗社社长王德强告诉大家,姜欢给我们的可贵启示,她不仅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女孩,更是一位怀揣文学梦的阳光女孩,她这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姜欢尽管重度残疾,然而她用一支笔寂寞前行,与病魔和命运抗争19年,写出了如此多的作品,令人钦佩。”她的同学李敏面对高残的姜欢感慨地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让姜欢圆自己的文学梦、书法梦,市残联和镇安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残联、妇联、水务局等单位和部门挤出一部分经费扶持姜欢的作品出版。姜欢在杨凌上学时的校友和同学,你五百、我一千,也纷纷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列。据姜欢的校友王林介绍,“为了开好新书首发式,校友和同学都献计献策,出钱出力,把姜欢的这次活动完全当做自己的事情干,仅这次捐款就达2万余元。”
  2015年10月30日,在镇安县文化馆三楼举办姜欢新书首发暨书法展活动仪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正斌、副县长安庆芳出席活动并对姜欢新书发行表示热烈祝贺,姜欢亲朋、校友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150多人参加活动。对姜欢十多年坚持写作,十多年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表示赞扬,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姜欢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感恩社会精神品质的宣传力度,引导青年学生、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书法展上,笔者看到悬挂着姜欢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字体的大幅书法作品,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自己原创的片言只语。不仅书法颇有功力,而且作品内容启人深思,大家欣赏着她的作品纷纷啧啧称赞。“姜欢出版一部部的作品,不仅是生命之树长青,而且是文学艺术之树长青,在身体极度残疾的情况下,能创作如此多的作品,实属罕见。”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刘立勤在新书首发式上如此评价。
  在现场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姜欢除了爱好写作,还坚持练习书法。她虽然双腿不能走路,但是她能用文学和书法做了她人生的拐杖。她的同学金辉告诉笔者,“仅在展馆这次展出的姜欢书法作品就有100余幅,她创作了300余幅书法。这种笔耕不辍的精神令人起敬,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相关阅读
  • 深山暖流

      记者 方由朝   11月22日,记者在商南县赵川镇松树垭村乔坡组,见到一位打工负伤后在床上躺了12年的特殊困难人,向我们讲述了多年来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给他的暖心故事。   这是一个多难的家庭。2004年,程达...

    时间:11-26
  • 生二孩,需要做好“老大”的心理疏导

      本报讯 (记者 余婷 肖云)二孩政策出台以后,洛南县景村镇的米先生夫妇非常想再生一个孩子,但却遭到儿子的反对,米先生夫妇因此非常纠结。据了解,像米先生这样想生二孩,却苦恼于大孩子反对的夫妻有很多。   ...

    时间:11-26
  • 西照川镇开展技能培训

      本报讯 (通讯员 柳 阳 余 雷 记者 董 楠)“以前想学技术也不知道去哪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烹饪、手工十字绣等实用技能”。近日,在山阳县西照...

    时间:11-26
  • 路灯点亮吕涧村群众新生活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近日,记者来到商州区夜村镇吕涧村,已是傍晚六点多,天色已暗,明亮的路灯下,村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进行文娱活动,并伴随着阵阵欢笑声。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多亏了最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不...

    时间:11-26
  • 铁厂镇五保老人有了新家

      本报讯 (陈风军 闫龙涛 杨昌辉)日前,镇安县铁厂镇在西沟口村王长沟隆重举行铁厂区域敬老院落成暨开院庆典仪式,并给每位老人送去节日祝福。   当天上午,天气晴朗,在铁厂镇敬老院里,笔者看到,每一间房间都...

    时间:11-26
  • 试马镇移民住得好有收入

      本报讯 (孙传卿 杨兴茂)近日,商南县召开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三季度点评会,为综合督查考核排名第一的试马镇颁发了流动红旗,累计奖励“小配套”建设资金13万元。这是试马镇实施“三位一体&rdqu...

    时间:11-26
  • 竹林关镇精细化服务移民新区

      本报讯 (樊利仁)丹凤县竹林关镇围绕打造“新型移民搬迁社区”目标,从抓管理、强服务入手,以移民搬迁户所在的社区为核心,精细化服务和管理,努力实现竹林关镇搬迁户从农民变社区居民的无缝对接。  ...

    时间:11-26
  • 老庵寺村里变化大

      本报讯 (周晓砾 石晓涛)层林尽染的山林,阡陌交错的田野,宽阔平躺的乡村道路,整齐干净的农家小院,走进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老庵寺村不仅村容村貌变...

    时间:11-26
  • 同心铺就致富路

    文/图 记者 余 婷 肖 云  当菇农们叹息今年香菇价格下跌的时候,商州区沙河子镇党塬村的一处连片香菇大棚里,三个80后青年依然兴致盎然地在指导工人们给香菇袋料注水,阴沉的天虽然影响了香菇的生长,却丝毫没有影...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