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商洛出了个新时代的张海迪

商洛出了个新时代的张海迪

2015-11-26 09:08:1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姜欢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恐惧、慌乱、忧伤、烦躁笼罩着她,内心备受煎熬。也许是童年时代的不幸磨炼了她的性格,也许20岁的生命之花还有太多的美丽希望等待绽放,也许冥冥之中她看见了天堂的母亲鼓励的双眼。姜欢选择了坚强,选择了面对。6月29日,姜欢在西京医院做了颅内手术。手术十分成功,姜欢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情况却不容乐观。无情的病魔将原本瘦弱的她折磨得更加骨瘦如柴,1米6的个子体重只有30公斤。由于脑神经受到压迫,她的双手蜷曲着不能伸展,双腿僵硬,只有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才能勉强走几步。再加上手术时从咽部切入进入颅内,损伤了她的气管,她经常感到呼吸困难,就连再平常不过的说话发音,她都感到十分吃力。一个曾经健康秀丽的女孩儿,变成了一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残酷的现实令姜欢和所有关爱她的人们难以接受。
  信念点燃她的生命曙光
  秋天来了。窗外,马路对面的梧桐树叶黄了,开始随风飘落,飘落的令人心酸。姜欢坐在小屋呆呆地看枯黄的树叶一片片从枝头坠落,一只鸽子扑扇着翅膀飞过来,停在窗台上,鸽子温顺的眼睛望着她,发出“咕咕”的声音。突然间鸽子飞走了,带着她的眼睛优美的在天空翱翔,渐渐飞出了她的视线。夜晚,在无边的黑暗中,她常常大睁着眼睛,听屋外檐下的滴水声,想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点点滴滴,反反复复。我还能干些什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暮然间死亡的念头浮出脑海,她沉默了。她想起了含辛茹苦抚养自己的父亲,日夜照顾她的妹妹,还有单位里,社会上许许多多为她捐款治病的好心人。这些人的面孔在眼前一一掠过,她的心里又陡然增添了勇气。
  姜欢终于从悲伤怯懦中走了出来。她终于明白,她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面对那些关爱,帮助她的人,对她寄予希望的人们,她无以回报,只有活着,坚强地活着才不会辜负了他们。她用蜷曲的手指颤抖地握住了笔,在雪白的稿纸上开始了新的人生。文学,一直是贯穿她整个少年时代的梦想。现在,在遭受厄运之后她重拾这个梦想,她要用写作来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
  创作的过程无比艰辛。她的手指不听使唤,多少次钢笔跌落到地上,自己都不能弯腰拾起来。由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她的背部、颈部留下了后遗症,坐久了就针扎一样的疼。于是她就趴在床上写。她写诗歌,写随笔,写她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她每天不停地写着,对生命的渴望,对亲情的感慨,对爱情的憧憬。许多个夜晚,在黑夜无尽的黑暗中,她握紧手中的笔,就像抓紧溺水时手中的那根稻草。在文字的丛林里开出一条路,她在那条路上寂寞前行着。那些激情飞扬的文字,在她的身体里燃烧,迸发,给她力量,成为她病残后活着最大的精神动力。
  时光交替,日月轮回,姜欢拖着病残的身体,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坚持写作,从未间断。从1997年到2015年,她先后创作出诗歌、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等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在市残联和镇安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文联的帮助下,出版了五本作品专辑。那一行行有些凌乱的字迹,一叠叠厚厚的稿纸,就是姜欢生命的足迹。与此同时,2002年,县上领导得知她要做第二次颅骨磨损手术,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她解决了四万元的手术费,帮助她又一次从死亡线上挣扎着走向生命的绿洲;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看望她,为她解决了许多生活困难,把她列为首批廉租房住户,让她和父亲有了一个静谧温暖的家;镇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和县残联帮助她编辑出版了五部文集,并多次召开隆重的作品研讨会……沐浴着爱的阳光,姜欢变得坚强快乐起来。
  姜欢说,她一直带着感恩的心在写作,练书法。她忘不了历届县委和政府领导登门看望她,为她筹集手术费用,为她解决了许多的生活困难。她忘不了县委宣传部、文联和残联的领导,多方联系,为她编辑出版了诗集《真情流浪》《上帝哭了》《与命运抗争》《风缘月夜》《行进中的生命》五部文集,并几次召开作品研讨会。她忘不了县政府把她列为首批廉租房住户,让她和父亲有了一个静谧温暖的家。她更忘不了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好心人为她的两次手术捐款,为她的生活牵挂关心。

  • 相关阅读
  • 深山暖流

      记者 方由朝   11月22日,记者在商南县赵川镇松树垭村乔坡组,见到一位打工负伤后在床上躺了12年的特殊困难人,向我们讲述了多年来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给他的暖心故事。   这是一个多难的家庭。2004年,程达...

    时间:11-26
  • 生二孩,需要做好“老大”的心理疏导

      本报讯 (记者 余婷 肖云)二孩政策出台以后,洛南县景村镇的米先生夫妇非常想再生一个孩子,但却遭到儿子的反对,米先生夫妇因此非常纠结。据了解,像米先生这样想生二孩,却苦恼于大孩子反对的夫妻有很多。   ...

    时间:11-26
  • 西照川镇开展技能培训

      本报讯 (通讯员 柳 阳 余 雷 记者 董 楠)“以前想学技术也不知道去哪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技能培训,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烹饪、手工十字绣等实用技能”。近日,在山阳县西照...

    时间:11-26
  • 路灯点亮吕涧村群众新生活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近日,记者来到商州区夜村镇吕涧村,已是傍晚六点多,天色已暗,明亮的路灯下,村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进行文娱活动,并伴随着阵阵欢笑声。几位村民告诉记者,多亏了最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不...

    时间:11-26
  • 铁厂镇五保老人有了新家

      本报讯 (陈风军 闫龙涛 杨昌辉)日前,镇安县铁厂镇在西沟口村王长沟隆重举行铁厂区域敬老院落成暨开院庆典仪式,并给每位老人送去节日祝福。   当天上午,天气晴朗,在铁厂镇敬老院里,笔者看到,每一间房间都...

    时间:11-26
  • 试马镇移民住得好有收入

      本报讯 (孙传卿 杨兴茂)近日,商南县召开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三季度点评会,为综合督查考核排名第一的试马镇颁发了流动红旗,累计奖励“小配套”建设资金13万元。这是试马镇实施“三位一体&rdqu...

    时间:11-26
  • 竹林关镇精细化服务移民新区

      本报讯 (樊利仁)丹凤县竹林关镇围绕打造“新型移民搬迁社区”目标,从抓管理、强服务入手,以移民搬迁户所在的社区为核心,精细化服务和管理,努力实现竹林关镇搬迁户从农民变社区居民的无缝对接。  ...

    时间:11-26
  • 老庵寺村里变化大

      本报讯 (周晓砾 石晓涛)层林尽染的山林,阡陌交错的田野,宽阔平躺的乡村道路,整齐干净的农家小院,走进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老庵寺村不仅村容村貌变...

    时间:11-26
  • 同心铺就致富路

    文/图 记者 余 婷 肖 云  当菇农们叹息今年香菇价格下跌的时候,商州区沙河子镇党塬村的一处连片香菇大棚里,三个80后青年依然兴致盎然地在指导工人们给香菇袋料注水,阴沉的天虽然影响了香菇的生长,却丝毫没有影...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