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确定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淑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确定拍摄思路、内容重点和实施方案等事宜,并多次在市文广新局局长周云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商洛广播电视台台长巩文超的陪同下前往剧组看望慰问。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财政局积极配合,多方筹措经费,保证项目运行。各县区委宣传部、文广局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和摄制组的要求,广泛挖掘、整理与商于古道有关的历史记录和文献资料、图片等,先后向摄制组传送了数十万字的文字资料和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加深了策划、撰稿和编导人员对商于古道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
二
受邀担任记录片总导演的夏骏,是央视中影集团著名编导,华人文化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中国第一批电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夏骏24岁进入央视,30岁出头的时候参与策划了《新闻调查》等栏目。1997年和1999年,担任央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直播总导演。拍摄过的纪录片有《解读上海》《居住改变中国》《大海湾》《支点》等,业内称他是“最有使命感的媒体人”。
为了高质量拍好这部纪录片,2015年,夏骏导演及其团队在拍摄纪录片《汉江》走过商洛许多地方之后,再次带领摄制组专程到商洛各县区详细踏勘踩点、考察了解商于古道历史文化渊源,广泛搜集、掌握与商于古道相关的文史资料,反复求证其中一些重要的事实和细节。有时夏骏提出的征询问题,具体、详细、新奇到令商洛当地研究者吃惊的程度。在前期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摄制组先后多次修改拍摄实施方案和纪录片拍摄脚本。
2015年10月,夏骏团队在拍摄大型纪录片《长江》的繁忙进程中,挤出时间,来商洛参加了3集电视纪录片《商于古道》开机仪式,并对商于古道的几个重点节点进行了拍摄。
开机仪式上,夏骏坦言:“最近我同时也在拍《长江》,如果说《长江》和《商于古道》哪个难拍的话,我可以说是《商于古道》,因为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太少了。”虽然拍摄难度大,但夏骏也有信心完成这一项目,“历史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们等待着、呼唤着我们去挖掘。商洛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关系,这是一个起点。希望纪录片《商于古道》能让留在商洛的历史文化遗迹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6年5月1日,夏骏团队在结束了纪录片《长江》的拍摄后,顾不上休整,牺牲节假日紧急转场陕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商于古道》的拍摄当中。从5月2日开始,一个多月里,摄制组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商山洛水之间以及商于古道贯穿的西峡、淅川、蓝田等地,行程上万公里,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对与商于古道有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活场景、历史遗迹、重要文物、重大历史故事等内容,分别采取低空拍摄、地面拍摄、现场再现拍摄、影棚再现拍摄、采访专家学者和历史传承人等拍摄手段,力求客观、真实、丰富、生动,富有表现力。
三
夏骏导演的团队是一个团结、协作、敬业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剧组最多时有37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成员,从总导演到执行导演、摄像、灯光、服装、道具、化妆乃至司机,每个人都像上足发条的钟表,按部就班地履行着各自的职责。
总导演夏骏亲自参与采访,与贾平凹、肖云儒、王家民、陈道久、姚怀亮、杨建国等文化名人以及民间文化传承人展开对话。在凤凰古镇,夏骏一行寻幽探微,访问了多位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和见证者,深入了解古镇的形成过程、历史影响、文化遗迹和商业形态等,并实地拍摄了传统的酿酒、捞纸、铁器铜器制作,农副产品和中药材加工销售等生产生活场景。通过对凤凰古镇老字号传人卢臣智以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者的采访,取得了许多难得的节目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