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重温古道千年沧桑

重温古道千年沧桑

2016-06-16 09:08:18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常常对一个场景、一个物件采取多角度、多景别反复拍摄,直到满意为止。
  在以情景再现方式拍摄楚怀王被囚的场景时,山阳县文广局副局长封明新饰演楚怀王,在化妆师两个小时的装扮下,一个面目沧桑却又不失霸气的楚怀王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了营造牢房效果,道具组就地取材,从正在建设的漫川古镇工地上借来了20多根木龙骨,用墨汁刷黑,钉成栅栏,在老乡家抱来两捆稻草,迅速搭建了一座牢房。导演何苗说过戏后,怀王被囚一场戏正式开拍。牢房里,一囚、一桌、一灯、一罐、一碗,与楚宫的奢华相比,道具师们真实再现了秦国牢房的昏暗阴冷。
  “水罐往前移一点,油灯往后来一点,放烟!”“再来一遍!”“怀王脸向右侧一点。”导演何苗不断地下发着拍摄指令。牢房全景,楚怀王的近景、特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缕光,甚至连营造气氛的烟雾,在主摄像赵志伟那里都精益求精。拍摄完成,木龙骨拆解后,道具组又逐根将刚才钉上去的钉子一一退掉。“借来的木龙骨给人家还了后,要保证能用呢。”道具组的小刘说。
  摄制组特别重视灯光的运用。每天进棚最早的工作人员当属灯光组了,布完线,又对灯源布点,逐一测试主光、补光、背景光、效果光,影棚内各类灯源多达十几个。演员就位后,根据导演要求,再进行微调,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直到收工。
  摄制组的细心从化妆上也可见一斑。情景再现拍摄骡帮进入洛南柴峪沟古驮道时,化妆师每隔一会儿就要给扮演赶脚人的演员脚面上补一次妆,因为平时穿运动鞋的脚穿圆口布鞋时,脚背颜色和脚踝不一样。
  为了完美展现商于古道,不管爬多高的山,摄像助理林啸云扛着的三角架、提着的摄像机等重设备从不让别人替换,小伙子们甚至把上千斤重的大型升降设备架在了秦岭之上。
  四
  千百年的时光雕琢,让商于古道历史遗迹留存非常少,情景再现拍摄是电视纪录片《商于古道》的重要表现手段。为了生动再现战国时期商于古道上秦楚争雄的波澜壮阔、盛唐时期商于古道上文人墨客往来唱和的文明兴盛、明清时期商于古道上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剧组编排导演了张仪诓骗楚怀王、白居易六过商洛、李自成商洛山屯兵、骡帮穿越古驮道、意大利传教士传授葡萄酒酿造技术等剧情。
  “驮道”是商于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在“商于古道”陆路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以龙驹寨为中心,辐射四周的南北驮道。其中北驮道洛南柴峪沟段,由于地处偏僻的山谷之中,保存得最为完好,成为了《商于古道》摄制组最中意的拍摄场景之一。
  5月25日,一队驮骡负载着各种货物,迤逦开进商于古道北驮道柴峪沟。赶脚人清一色着粗布衣裤、圆口布鞋或草鞋,男子梳长辫,女子戴斗笠,俨然前清的驮队“再现”。为了拍这场戏,剧组专程从商州杨峪河一处工地找来了运送电力材料的云南骡帮,用车将7匹骡子运往洛南柴峪沟,赶脚人也由骡子主人饰演。为了配合拍摄,来自云南的赶脚师傅也爽快地剃掉了头发,戴上了清朝男子的发辫,在导演的要求下,牵着骡子来回奔走在柴峪沟。
  我市青年作家刘剑锋作为学者接受采访后,给总导演夏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骏极力推荐他饰演白居易。在化妆师的精心装扮下,刘剑锋饰演的白居易长须飘飘,衣袂宽大,略带沧桑的脸容,活脱脱“白居易”再现。这天一大早,化妆后的刘剑锋身穿厚厚的长袍在商州静泉山三上三下;中午顶着烈日,在仙娥削壁处又是三上三下;傍晚时分,又赶到312国道老秦岭段再度翻山。从来没学过表演的刘剑锋,入戏很快,在镜头前的一招一式演绎得非常到位,好多场景的戏份镜头都是一遍通过。一天下来,刘剑锋累得双腿酸疼,血压上升。付出没有白费,他的表演受到导演和摄像的一致肯定,总导演夏骏说:“刘剑锋把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采演绎得淋淋尽致。”

  • 相关阅读
  • 中共麻街地下交通站修复纪事

      提起麻街地下交通站,还得从革命前辈李世华谈起。   李世华,商州区麻街镇齐塬村人,出生于1911年,1920年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自幼爱憎分明,好爱交朋结友,抱打不平。学校毕业后投奔凤翔县国民党绥靖司...

    时间:06-16
  • 蓝关一路诗歌一路行

    雪拥蓝关 ( 陈继先 摄 ) 蓝关古栈道 ( 陈继先 摄 )   蓝关也称峣关、青泥关、蓝田关、牧护关。据考证,西周时在秦岭之巅建峣关,以拒丹江流域的“蛮民”。至秦二世时将峣关迁至青泥城,即古蓝田县...

    时间:06-16
  • 漂族老人的晚年

    广场里随处可见带孩子的老人 许多照顾孙辈的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 也加入到广场舞大军中 。   候鸟迁徙是为了追逐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年轻人漂泊异乡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而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离开亲友...

    时间:06-16
  • 帮扶足印遍农家

      “你们县上的干部如今个个都到我们乡下来,今天还来到了我家,帮我脱贫致富想办法,现在我想发家致富养土猪、土鸡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这是杏坪镇云蒙村二组贫困户汪柏成,听了柞水县卫计局干部帮她制...

    时间:06-16
  • 产业脱贫开启致富新希望

      沿着柞水县著名景区凤凰古镇往水滴沟方向走12公里就到了宽坪村,村子名字听起来很美,但村里之前的发展却并不怎么“美”,这里地理环境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又“宽”又“平”,反倒是...

    时间:06-16
  • 为贫困户点亮希望之灯

      本报讯(李雅妮)“我动了这么大的手术,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没有国家的这些救助政策,这个家估计也就完了。”在洛南县古城镇马莲滩村,刚做过小肠移植手术不久的贫困户杨林递给我们一个红色的小本子,上...

    时间:06-16
  • “靠山靠水”铺就致富路

      本报讯(贾财)商南县湘河镇地坪村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带头创业、带头帮扶,服务群众、服务合作社,在包扶部门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支持下,大力发展村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贫困户走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时间:06-16
  • 银花镇“五到位”安全度汛

      本报讯(刘振宇)为落实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山阳县银花镇坚持“五到位”做好防汛工作,保障全镇能够安全度汛。   责任明确到位。...

    时间:06-16
  • 镇安开展安全生产系列活动

      6月初,自镇安县启动“安全生产月”以来,县政府领导在县电视台发表“安全生产月”活动电视讲话,对全县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再动员部署。   开展“领导谈安全&rdq...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