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拍摄效果,摄制组常常对一个场景、一个物件采取多角度、多景别反复拍摄,直到满意为止。
在以情景再现方式拍摄楚怀王被囚的场景时,山阳县文广局副局长封明新饰演楚怀王,在化妆师两个小时的装扮下,一个面目沧桑却又不失霸气的楚怀王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了营造牢房效果,道具组就地取材,从正在建设的漫川古镇工地上借来了20多根木龙骨,用墨汁刷黑,钉成栅栏,在老乡家抱来两捆稻草,迅速搭建了一座牢房。导演何苗说过戏后,怀王被囚一场戏正式开拍。牢房里,一囚、一桌、一灯、一罐、一碗,与楚宫的奢华相比,道具师们真实再现了秦国牢房的昏暗阴冷。
“水罐往前移一点,油灯往后来一点,放烟!”“再来一遍!”“怀王脸向右侧一点。”导演何苗不断地下发着拍摄指令。牢房全景,楚怀王的近景、特写,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缕光,甚至连营造气氛的烟雾,在主摄像赵志伟那里都精益求精。拍摄完成,木龙骨拆解后,道具组又逐根将刚才钉上去的钉子一一退掉。“借来的木龙骨给人家还了后,要保证能用呢。”道具组的小刘说。
摄制组特别重视灯光的运用。每天进棚最早的工作人员当属灯光组了,布完线,又对灯源布点,逐一测试主光、补光、背景光、效果光,影棚内各类灯源多达十几个。演员就位后,根据导演要求,再进行微调,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直到收工。
摄制组的细心从化妆上也可见一斑。情景再现拍摄骡帮进入洛南柴峪沟古驮道时,化妆师每隔一会儿就要给扮演赶脚人的演员脚面上补一次妆,因为平时穿运动鞋的脚穿圆口布鞋时,脚背颜色和脚踝不一样。
为了完美展现商于古道,不管爬多高的山,摄像助理林啸云扛着的三角架、提着的摄像机等重设备从不让别人替换,小伙子们甚至把上千斤重的大型升降设备架在了秦岭之上。
四
千百年的时光雕琢,让商于古道历史遗迹留存非常少,情景再现拍摄是电视纪录片《商于古道》的重要表现手段。为了生动再现战国时期商于古道上秦楚争雄的波澜壮阔、盛唐时期商于古道上文人墨客往来唱和的文明兴盛、明清时期商于古道上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剧组编排导演了张仪诓骗楚怀王、白居易六过商洛、李自成商洛山屯兵、骡帮穿越古驮道、意大利传教士传授葡萄酒酿造技术等剧情。
“驮道”是商于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在“商于古道”陆路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以龙驹寨为中心,辐射四周的南北驮道。其中北驮道洛南柴峪沟段,由于地处偏僻的山谷之中,保存得最为完好,成为了《商于古道》摄制组最中意的拍摄场景之一。
5月25日,一队驮骡负载着各种货物,迤逦开进商于古道北驮道柴峪沟。赶脚人清一色着粗布衣裤、圆口布鞋或草鞋,男子梳长辫,女子戴斗笠,俨然前清的驮队“再现”。为了拍这场戏,剧组专程从商州杨峪河一处工地找来了运送电力材料的云南骡帮,用车将7匹骡子运往洛南柴峪沟,赶脚人也由骡子主人饰演。为了配合拍摄,来自云南的赶脚师傅也爽快地剃掉了头发,戴上了清朝男子的发辫,在导演的要求下,牵着骡子来回奔走在柴峪沟。
我市青年作家刘剑锋作为学者接受采访后,给总导演夏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骏极力推荐他饰演白居易。在化妆师的精心装扮下,刘剑锋饰演的白居易长须飘飘,衣袂宽大,略带沧桑的脸容,活脱脱“白居易”再现。这天一大早,化妆后的刘剑锋身穿厚厚的长袍在商州静泉山三上三下;中午顶着烈日,在仙娥削壁处又是三上三下;傍晚时分,又赶到312国道老秦岭段再度翻山。从来没学过表演的刘剑锋,入戏很快,在镜头前的一招一式演绎得非常到位,好多场景的戏份镜头都是一遍通过。一天下来,刘剑锋累得双腿酸疼,血压上升。付出没有白费,他的表演受到导演和摄像的一致肯定,总导演夏骏说:“刘剑锋把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采演绎得淋淋尽致。”